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觉贤(梵Bodhibhadra)
印度后期中观派思想家。生于西元一千年左右。为阿底峡的老师之一。以撰《智心髓集会疏》(Jñānasārasamuccayaniban-dhana)注释圣提婆之《智心髓集》而知名于世。《智心髓集》系一学说纲要书。内容除批判外教外,亦依次解说有部、经量部、唯识派、中观派等佛教四大学派之基本学说,并将中观思想视为最高位。
觉贤为注释《智心髓集》所撰之《会疏》有如下特征︰(1)将经量部视为大乘。(2)将唯识学派分为陈那系统之有相派与无著系统之无相派。(3)将中观派之世俗设定(kun rdsobrnam par gshag pa)分成清辨系统与寂护系统。此种分类在印度成立之佛典中已难见到。
觉贤之著作,除《会疏》外,尚有《菩萨律仪二十论细疏》(Bodhisattva saṃvar-aviṃśakapañjikā)、《菩萨律仪仪轨》(Bodhisattvasaṃvaravidhī),皆与菩萨律仪相关。其中,《菩萨律仪二十论细疏》与寂护之《律仪二十论注》同是注释月官《菩萨律仪二十论》之书。由此可见,寂护与觉贤之思想或许有所关连。
[参考资料] 《青史》;多罗那他《印度佛教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