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贤护菩萨(梵Bhadra-pāla,藏Bzaṅ-skyoṅ)


  八大菩萨之一、十六大菩萨之一。梵名为跋陀罗波罗,又作拔陂、□陀和、跋陀和、跋陀罗、跋陀婆罗、□陀婆罗、跋陀罗波梨、发捺罗播逻。又译善守、仁贤,及贤护胜上童真。《般舟三昧经》卷上云(大正13‧902c)︰“尔时有菩萨,名□陀和,与五百菩萨俱。皆持五戒,晡时至佛所。”《大智度论》卷七谓善守等十六菩萨是居家菩萨,且云(大正25‧111a)︰“善守菩萨是王舍城旧人,白衣菩萨中最大。”又,《八吉祥神咒经》言,若有急疾,称贤护等八人名字,即得解脱,命终时,此八人便会飞往迎之。
  密教以此尊为贤劫十六尊之一,位列金刚界曼荼罗羯磨会等轮坛外西方之第二位。密号巧护金刚或离垢金刚。三摩耶形为贤瓶。日本‧圆仁之《金刚顶大教王经疏》卷二云(大正61‧32b)︰
  “为诸群生化导之主,能守护之,不过时处,说法相应,离烦恼垢,令得睹见本际清净法界曼荼罗身。故为主宰。称为功护,亦为利垢者即是贤护也。”
  此尊形像是红色女形,左手作拳安膝上,右手捧持贤瓶,坐莲华上。女形代表定德,红色代表慈悲,贤瓶代表护持众生之清净智水。
  在胎藏界曼荼罗,此尊位居除盖障院九尊中之第四位。又称除疑怪,密号功济金刚,三摩耶形为独股金刚杵。《大日经》卷一〈具缘品〉云(大正18‧8b)︰“舍于二分位,当画八菩萨,所谓除疑怪。”《大日经疏》卷五云(大正39‧635b)︰“今于此八菩萨中,先以除疑怪在除盖障之右。”其形像为肉色女形,左手持宝瓶,右手执独股杵,坐赤莲华上。独股杵是如来一实智,表“阿”字之一法界,宝瓶代表善爱护众生心地之五智,故称为贤护。又以如来金刚之智慧善除却众生之疑悔,故号除疑悔。以如来一实之慧光,从黑暗中巧救众生,故名巧济金刚。
  此外,禅刹将此尊像安置于浴室。此系依据《楞严经》卷五所言,跋陀婆罗于浴僧时,随例入室,忽悟水因,既不洗尘,亦不洗体,中间安然得无所有。因此奉祀于浴室。但所用之像,有依《楞严经》所说而作出家像,或据《大智度论》所载而作在家形。另一说,谓现出家像与在家像,系名同而人不同所致。
  [参考资料] 《大宝积经》卷一0九、卷一一0;《大乘菩萨藏正法经》卷一;《思益梵天所问经》卷一;《七佛所说神咒经》卷一;《灌顶经》卷四;《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》卷三;《玄应音义》卷五;《贤劫十六尊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