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质多(梵citta,藏sems-pa)
音译又作指多、质多耶、质帝,意译为心。此原为诸识之通名。然唯识家常以之为第八识之别名。《俱舍论》卷四(大正29‧21c)︰“集起故名心。”《俱舍论光记》释云(大正41‧83b)︰“梵名质多,此云心,是集起义,谓由心力集起心所及事业等故。经云︰心能导世间,心能遍摄受,故能集起,说名为心。”又,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卷上列举“纥利陀耶”等四种心,且谓(大正48‧401c)︰“此云集起心,唯第八识积集种子生起现行故。”
然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卷一夹注云(大正16‧483b)︰“肝栗大,宋言心,谓如树木心,非念虑心。念虑心,梵音云质多也。”《摩诃止观》卷一(上)亦云(大正46‧4a)︰“质多者,天竺音,此方言心,即虑知之心也;天竺又称汗栗驮,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。”即谓质多系有情之念虑心。
[参考资料] 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七十二;《大日经疏》卷十六;《梵语杂名》;《翻译名义集》卷六;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三(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