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踊念佛
日本佛教用语。又称踊跃念佛、空也念佛。“踊”即日语之“舞蹈”。故此语即指用舞蹈方式所从事的念佛法门。为日本时宗所传承的念佛方式。弘安二年(1279),时宗开祖一遍在信州(长野县)佐久郡倡行此一法门。然依《一遍圣绘》所载,踊念佛始自平安末期之空也,而由一遍复兴之。当时道俗多齐集共舞,而为时宗教团之重要行仪。由于系每日做完日课时,在庭院中舞蹈念佛,故又被称为“昼间庭踊”。除此固定时间之踊念佛外,另有应信徒之请为供养亡灵而修者,此特称为“临时之踊”。
此外,也可视为踊念佛之一者,即于盂兰盆节的前一天早上(今改为九月十四日)在藤泽市清净央缍所进行的“薄念佛”。另外也有专由女信徒参加的踊念佛。又,此一风气,流传到室町时代,渐演变成民俗活动,而有京都的六斋念佛、江户的葛西念佛、泡斋念佛等。
◎附一︰〈空也念佛〉(编译组)
空也念佛,即以日僧空也为创始者的“踊念佛”。又作空也踊、念佛踊、钵叩。即在念佛、唱和歌或和赞时,配合节拍敲击钲、太鼓、瓢箪,然后舞蹈的一种念佛方式。空也上人的俗家弟子平安盛遵行其教,着法衣、叩瓢于市中巡行念佛,此后乃成一时之风尚。至今,以京都空也堂为中心,各地于每年十一月十三日的空也忌至除夕夜期间,仍举行此种念佛活动。会中依序施行敬礼、忏悔、和赞、歌、欢喜踊跃、念佛、回向等仪节。
◎附二︰〈葛西念佛〉(摘译自《望月佛教大辞典》)
葛西念佛,指以东葛西领(在东京都内)为中心而流行的一种舞蹈。又称念佛踊。为东葛西领上篠崎村(江户川区上篠崎町)阿弥陀堂中,人称“弥陀堂和尚”之僧所创,弘传于江户一带。明治维新时,曾与一般的“盆踊”等同时被禁。大正初期复活,盛行于东京葛饰区、江户川区、足立区及邻近的千叶县、埼玉县。
此种葛西念佛的舞蹈,有左飞、右跳、垂头、摇尻等样式,无固定节拍,随兴所至任意起舞。现在所流行者,则加上男众之歌、鼓、木鱼、钲,而女众拍手跳舞。歌词的内容,并非有关阿弥陀佛信仰,而是立足于真言宗义演化而成。盖其发源地虽称为阿弥陀堂,实则该堂系新义真言宗之寺刹。因此,此种念佛与时宗的念佛法门,并不全然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