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身根(梵kāyendriya,巴kāyendriya,藏lus-kyi dbaṅ-po)
五根或六根之一。十二处之一。十八界之一。二十二根之一。略称为身。即身识所依之无见有对之净色。亦即指感觉到冷暖、痛痒、粗滑的触觉能力或触觉器官。分布在身体皮肤的表面。
关于身之语义,《大乘法苑义林章》卷三云(大正45‧298b)︰
“身者积聚义、依止义,虽诸根大造并皆积集,身根为彼多法依止,积集其中,独得身称。梵云迦耶,此云积聚,故瑜伽云︰诸根所随周遍积集故名为身。虽复迦耶是积聚所依义,翻为身者体义相当,依唐言译。”
亦即梵语迦耶(kāya)为积集义、依止义,其他眼根等大种及造色虽亦为积集,但身根为彼诸根多法所依止,多法皆积集于此根,故特称为迦耶,且将迦耶译为身,以取其体之义。
此身根在十二处中名为身处(kāyāyatana),在十八界中名为身界(kāya-dhātu)。通常云“身”,皆总指肉团而言,但《大毗婆沙论》等,称筋肉等为扶根,而将有能触作用之身根称为胜义根。又,身根唯存于欲色二界,无色界则无。此外,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九十曾述及地狱众生的身根和人身根之不同(大正27‧464a)︰
“若地狱中解诸支节,乃至糜烂,亦有身根。有说︰尔时亦有眼等,若全无者,后应不生,异熟断已后不续故。有作是说︰诸地狱中眼等六根断已更续,业所引故,趣法尔故,如人等中支节断坏不可还续,地狱等中支节断已寻复续生,诸趣法尔不可相例,故彼眼等断已还生,身根必无全分断者,若全分断无更续义,是诸色根所依止故。(中略)有余师说︰诸地狱中虽解身支为百千分,而诸分内皆有身根,诸分中间有连续故。”
[参考资料] 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一四四;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三、卷五十四;《成唯识论》卷十;《俱舍论》卷四;《俱舍论光记》卷二~卷四;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三(本)、卷十(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