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车匿(梵Chandaka、Chanda,巴Channa,藏Ḥdun-pa)
佛世之一恶比丘,为六群比丘之一。又作阐铎迦、阐陀迦、阐陀、阐那、阐特、阐怒、阐弩、羼陀、孱那、车那、阇那、旃檀,或略作□。意译欲作、乐作、应作、覆藏、覆。系中印度迦毗罗卫城王宫的仆从。依佛传所载,太子逾城出家时,车匿驭白马犍陟随太子去城十二由旬,至蓝摩村相别,执持太子宝冠、衣带与白马归城。
释尊成道后,随佛陀出家,恃其出身王种而轻贱诸比丘,云诸比丘如落叶被旋风吹聚在一处,复恶口恶行,故人称恶口车匿。佛将入灭时,阿难问佛︰应如何对待恶口的车匿比丘。佛答︰我涅槃后依梵天法治,若得心调柔软,应教《那陀迦旃延经》令得道。佛入灭后,车匿受默摈法之惩治,乃从阿难学道,后证阿罗汉果。
[参考资料] 《杂阿含经》卷二十三;《五分律》卷十五;《过去现在因果经》卷二;《十诵律》卷三十一;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三十七;《般泥洹经》卷下;《佛般泥洹经》卷下;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下;《修行本起经》卷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