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转道(1872~1943)


  现代中国僧。福建南安桐林乡人。俗姓黄。天生聪明,重孝道。幼因父病危,医药罔效,仍持斋奉佛,父病旋愈,全家因而素食。年十九,礼漳州南山寺善修披剃出家。翌年,受具足戒于南山崇福寺。其后,又赴各大名山道场参礼,并与圆瑛、会泉听教于天童寺通智,间从谛闲习天台教观,前后七年,足不出山。
  年三十三,为报答其母成就出家之恩,乃发愿礼四大名山,以忏悔业障,先后朝五台三次,普陀二十次。后以厦门南普陀寺设立僧伽学院,乃赴南洋筹募经费,先后在新加坡建立普陀寺、普觉寺等。对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的佛教,颇有推展之功。其后,又与圆瑛、转物等人共修泉州开元寺,并于寺内附设慈儿院及妇女养老院。此外,又出资重建兼办南山佛化学院。
  [参考资料] 于凌波《中国近代佛门人物志》第一集;东初《中国佛教近代史》第二十五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