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达磨多罗禅经(梵Yoga-carya-bhūmi)
佛教禅法之实修性要典。二卷。东晋‧佛陀跋陀罗(Buddhabhadra,觉贤)译。又称《修行道地经》《修行方便禅经》《不净观经》等。收在《大正藏》第十五册。
内容叙说数息、不净等禅观之实修法,共有十七分。即(1)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,(2)修行胜道退分,(3)修行方便道安般念住分,(4)修行胜道住分,(5)修行方便道升进分,(6)修行胜道升进分,(7)修行方便道安般念决定分,(8)修行方便胜道决定分,(9)修行方便道不净观退分,(10)修行方便不净观住分,(11)修行方便道不净观升进分,(12)修行方便道不净决定分,(13)修行观界,(14)修行四无量三昧,(15)修行观阴,16修行观入,(17)修行观十二因缘。
此中,前八分阐明数息观,其次四分说明不净观,最后五分依次说明界观、四无量观、五蕴观、六入观、十二因缘观等。
相传本经是五世纪初,在西域鼓吹禅观的达磨多罗及佛大先二人所著。不过,根据近代的研究,经中并无达磨多罗所说的大乘禅法,而以佛大先所说的小乘禅为主。译者佛陀跋陀罗系应庐山慧远之请,而至南方译出本经。相对于鸠摩罗什所译、号称为“关中禅经”的《坐禅三昧经》,本经则被称为“庐山禅经”,而颇为南方实修禅观者所喜爱。
[参考资料] 《出三藏记集》卷九;《法经录》卷三;《大唐内典录》卷三;《开元释教录》卷三;吕澄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第四讲;忽滑谷快天《禅学思想史》上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