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迦兰陀竹园(梵Kalandaka,巴Kalandaka)


  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北方之迦兰陀村。为迦兰陀长者所有,以盛产竹之故,名为迦兰陀竹园。竹园内有王舍城频婆娑罗王为供养佛陀及僧众所建的竹林精舍(或称竹园精舍)。
  迦兰陀(Kalandaka)又作迦兰驮迦、迦兰多迦、羯兰铎迦、迦兰陀夷、迦兰多或迦陵等。意译山鼠、好鸟。有关迦兰陀村得名之由来,法砺《四分律疏》卷二(末)云(卍续65‧445上)︰“毗舍离王将诸妓女眠一树下,有一毒蛇从穴而出,欲螫于王,山鼠鸣鸣唤王,便得不觉蛇害,以鼠恩故,即封此村供奉此鼠,由鼠号村。”《玄应音义》卷五则谓︰“迦兰驮迦或言羯兰铎迦,鸟名也;其形似鹊;革卑纽婆那此云竹林,谓大竹也。此鸟多栖此林,昔有国王于此睡息,蛇来欲螫,鸟鸣觉之。王荷其恩,散食养鸟,林主居士遂从此鸟为名迦兰驮迦。”
  又,关于竹林精舍建立之由来,有不少异说。或说为城中大长者迦兰陀所捐献,或说频婆娑罗王所捐献。《西域记》采用前说,唯后说似较接近事实。相传佛未成道之时,王与之相约,谓如佛成道,必将供养。佛在成道后,乞食至王舍城,王遂依约建立竹林精舍云云。佛陀在世时,多居此中,说法弘化。
  [参考资料] 《佛本行集经》卷四、卷四十五;《方广大庄严经》卷十二;《普曜经》卷八;《有部毗奈耶破僧事》卷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