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迦叶(梵Kaśyapa,巴Kassapa,藏Ḥod-sruṅ)
印度姓氏,又译迦叶波、迦摄,或迦摄波。此中之“叶”字,皆应读为“ㄕㄜˋ”。佛教史上,以“迦叶”为姓之重要人物,略举数例如次︰
(一)佛弟子︰如摩诃迦叶,或三迦叶(优楼频螺迦叶、那提迦叶、伽耶迦叶)。摩诃迦叶为佛陀之重要弟子,曾在佛灭后主持佛法之结集事宜。三迦叶为三兄弟,原为事火外道,各有徒众。后皈信佛陀而成为佛弟子。
(二)印度小乘饮光部之祖︰于佛灭后三百年末出世。姓迦叶波,名善岁。因是迦叶波仙之苗裔,故冠上迦叶之姓。迦叶波可译“饮光”。据说上古仙人身放金光,余央豌其侧,被其饮蔽而不现,故名为迦叶波(饮光)。或说此饮光部之祖迦叶波,身有金光能饮蔽余光。自幼性贤有德,故以善岁为名。
上座部的教义,因受犊子部、法藏部等发展的影响,而渐渐大众部化,而失去其根本义,迦叶波对此极为感概,故致力于上座部教义之维持。《拾毗尼义抄》卷上之一云(卍续71‧65上)︰“迦叶遗者,人名。此人精进勇决,救护众生,着木兰袈裟。”法砺《四分律疏》卷一(末)举出其教义云(卍续65‧391下)︰“说无有我及以受者,转诸烦恼犹如死尸,是故名为迦叶毗部。”又,据说第三结集之后,阿育王送传教使至各地,传教使末示摩、迦叶波等去雪山边国说《初转法轮经》,此人或许就是部祖迦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