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道场寺


  东晋与南朝时代,南京(江宁)之名刹。东晋‧太宁(323~325)年间,司空谢石所创,故又称谢司空寺、谢寺。在东晋末年,此寺与庐山同为南方佛教之中心。晋代译经僧佛驮跋陀罗自印度抵达中土后,即以本寺为译经中心,与法显共译《摩诃僧祇律》《大般泥洹经》等书,此外,又自译《华严经》《大方等如来藏经》《僧祇比丘戒本》《文殊师利发愿经》等。其中,《华严经》之翻译,以吴郡内史孟、右卫将军褚叔度为檀越,有沙门法业、慧严等百余人参与。又,寺中设有华严堂,以祈译经顺利,相传经典译成之后,因龙王现奇瑞,故改寺名为兴严寺。至刘宋‧元嘉(424~453)年中,僧复、慧询、法庄等亦率众在本寺讲经。南朝陈‧昙迁亦住本寺。
  [参考资料] 《高僧传》卷二、卷三;《出三藏记集》卷二、卷三、卷十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