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道林(741~824)


  唐代牛头宗僧,俗称鸟窠禅师。杭州富阳人,一说福州福清人。俗姓潘(或说翁)。诞时异香光明满室,因名香光。九岁出家,二十一岁于荆州果愿寺受具足戒。后赴长安,师事西明寺复礼,学《华严经》《大乘起信论》等书。大历三年(768),径山道钦奉敕入京,师往谒之,契悟心要。
  其后南归,入钱塘孤山永福寺。寺有辟支佛塔,时道俗共为法会。师振锡而入,灵隐寺韬光乃问曰︰“此之法会何以作声?”师曰︰“无声谁知是会。”后入秦望山,见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,遂栖止其上,故时人谓之鸟窠禅师;其侧有鹊筑巢,故人亦称鹊巢和尚。
  元和年间(806~820),白居易出任杭州太守,闻师栖止巢上,乃前视而问曰︰“师住处甚险?”师曰︰“太守危险尤甚。”白曰︰“弟子位镇山河,何险之有?”师曰︰“薪火相交,识性不停,得非险乎?”白又问︰“佛法大意如何?”师答︰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”白言︰“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。”师曰︰“三岁孩儿虽道得,八十翁翁行不得。”白氏叹服,数从问道。长庆四年示寂,世寿八十四。敕谥“圆修禅师”。
  [参考资料] 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四;《隆兴佛教编年通论》卷二十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