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道济(1150~1209)


  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。临海(浙江省)人,俗姓李。号济颠,或称湖隐、方圆叟。师诞生月余,适有台州(浙江省)国清寺法空一本来访,为师命名为修元,取令修本命元辰之意。曾问道于祇园寺道清、观音寺道净。后前往苏州(江苏省)虎丘山,礼瞎堂慧远为师,嗣其法。嘉定二年五月示寂于净慈寺,世寿六十(一说七十三)。道济
  师性狂放,行脚半天下。神异事迹颇多,广传于民间,人称济公。临终前作偈曰︰“六十年来狼藉,东壁打到西壁,如今收拾归来,依旧水连天碧。”按,《卍续藏》收有《济颠道济禅师语录》一卷,系宋人沈孟柈所述之有关道济之演义小说,并非寻常之禅师语录。
  ◎附一︰〈济颠〉(摘录自《佛菩萨圣德大观》下集)
  济颠,法号道济,俗称济公,是宋代西湖一带的神异僧。也是后世戏曲小说所常描述的一位奇特出家人。
  济颠俗姓李,浙江天台县人。出家于西湖灵隐寺。其为人“狂而疏,介而洁,着语不刊削,往往超诣。有晋宋名缁逸韵。”由于行为疏狂,不检细行;常饮酒食肉,与市井中人游,因此当时人以之为颠狂,而称之为济颠。由于他的行为怪异,因此被灵隐寺僧逐出,而迁住净慈寺。
  有关济颠的轶事,自宋代以来,流传甚多。但不论他是如何地不检细行、如何地诙谐不合法度,如果我们透视他的所行所为,则会发现他一直维持着济世助人的准则,以及对生命能自主自在、不为毁誉所动的风格。
  相传他在净慈寺遭大火后,曾以神通力拔得甚多山木,以供复建该寺之用。其一生救人、放生、惩恶等神异事迹,在戏曲小说中,记载甚多,兹不赘述。他曾经如此自述︰“面黄如蜡,骨瘦如柴,这般模样,只好投斋。也有些儿差异,说禅不用安排。”可见他的禅境也是非同凡俗的。
  济颠七十三岁时,端坐而逝。后世相传,济颠本是天台山五百罗汉之一,示现颠狂,只不过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手段而已。
  ◎附二︰《西湖游览志余》卷十四〈济颠〉
  济颠者,本名道济,风狂不饬细行,饮酒食肉,与市井浮沉,人以为颠也,故称济颠。始出家灵隐寺,寺僧厌之,逐居净慈寺,为人诵经下火,累有果证,年七十三岁,端坐而逝。人有为之赞曰︰“非俗非僧,非凡非仙,打开荆棘林,透过金刚圈。眉毛厮结,鼻孔撩天,烧了护身符,落纸如云烟。有时结茅宴坐荒山巅,有时长安市上酒家眠,气吞九州,囊无一钱。时节到来,奄如蜕蝉。涌出舍利,八万四千。赞叹不尽,而说偈言。”呜呼!此其所以为济颠者耶?今寺中尚塑其像。
  [参考资料] 《北涧集》卷十;《净慈寺志》;《五灯会元补遗》;《灵隐寺志》;《补续高僧传》卷十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