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道融
(一)(372~445)北魏僧。汲郡林虑(河南汲县)人。十二岁出家,初习外典。三十岁,通达内外经书。后闻鸠摩罗什于长安从事译经事业,遂投其门,并奉命协助译经,又讲述新译出之《中论》及《法华经》。罗什曾叹曰︰“佛法之兴,融也。”时,师子国有一婆罗门,博学聪辩,闻罗什在长安盛弘佛法,内心不服。遂乘驼负书入长安,欲与秦僧辩论。罗什乃命道融应辩,道融辩锋飞玄,非婆罗门所及。又广列其所阅读之书目,较彼婆罗门多出三倍,终使婆罗门心怀愧悔,不知所终。
其后,师移至彭城,讲说《法华经》等诸大乘佛典,听讲者千余人,门下三百人。北魏真君六年,示寂于彭城,年寿七十四。著有《法华经》《大品经》《金光明经》《十地论》《维摩经》等书之义疏,今已不传。又,师讲《法华经》之际,每将经文分科为九辙,故时人称之为“九辙法师”。
(二)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。籍贯、生卒年不详。字古月,涂毒智策之法嗣。因读《罗湖野录》,深有所感,遂将其于丛林三十年间之所见所闻,及有关古今禅师、大德之嘉言善行,集录成书,名曰《丛林盛事》,二卷。其余事迹不详。
[参考资料] (一)《高僧传》卷六;《法华游意》;《弘赞法华传》卷三;《大唐内典录》卷三;《法苑珠林》卷五十五。(二)《丛林盛事》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