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释摩诃衍论
十卷。相传系印度‧龙树菩萨造,姚秦‧筏提摩多译。又称《释论》,收于《大正藏》第三十二册,为《大乘起信论》的注释书。内容首述造论的本趣,次列举论、藏、经的差别,次述造论之人,最后广释论文,卷首并有天册凤威姚兴皇帝所制之序。
本书虽题为龙树菩萨造,筏提摩多译,然关于其真伪则颇有异说,据日僧安然《悉昙藏》卷一所载,相传本书是新罗僧月忠所撰。《东域传灯目录》《法华玄义私记》卷五(末)、《成唯识论同学钞》卷二之四等亦皆有此传说。由于本书为高丽藏所收录,故此一传说之可信度颇高。此外,本书中之真言,有类似武则天所新撰之文字;日本近江(滋贺县)石山寺亦藏有武周时代之写本五卷,故本书可能成立于武周时代。尽管如此,日本真言宗仍然以为系龙树所撰而备加尊重。
在中国,唐‧宗密《圆觉经略疏钞》卷十最早引用本书,其后,唐代法敏、圣法,辽代法悟、志福,宋代普观等人更撰书加以注释。在日本,自戒法始传本书以来,屡有真伪之论,如淡海三船、贤憬、最澄等人皆举证判定本书为伪作。然福基道诠著《箴诲迷方记》,则以之为真。空海更着眼于本书之不二摩诃衍说、如义言说、一一心识说等,而将其列为真言宗之重要论典之一,并明令宗徒研习。
本书之注疏有《释摩诃衍论疏》三卷(法敏)、《释摩诃衍论记》一卷(圣法)、《释摩诃衍论通玄钞》四卷(志福)、《释摩诃衍论通赞疏》十卷(守臻)、《释摩诃衍论赞玄疏》五卷(法悟)等。
◎附︰〈“释摩诃衍论”的作者问题及其他〉(摘译自《密教大辞典》〈释摩诃衍论〉条)
关于本书之作者,署名为姚兴撰之序文虽谓作者为龙树,然其真伪,古来即有异论。认为作者是龙树者,例如︰唐‧宗密在其《圆觉经略疏钞》中称本书为“龙树菩萨摩诃衍论”。唐代之圣法,辽代之法悟、志福、守臻,宋代之普观等人皆曾为本书作注释,且皆以本书为龙树所造。延寿《宗镜录》、知礼《四明教行录》、子璇《起信论疏笔削记》、法云《翻译名义集》、师会《五教章复古记》、观复《折薪记》、元照《遗教经论住法记》、义天《诸宗教藏总录》等书亦皆曾援引本书,并主张本书是龙树所造。
认定本书并非龙树所撰者,亦颇不乏人。日本大安寺戒明于光仁帝宝龟年间(770~780)入唐,归国时携回本书,后出示淡海真人三船。三船于宝龟十年致书戒明,信中列举四难,判本书为伪论。其四难为︰(1)序中有天册凤威之号,然姚兴无此号。(2)序中有“姚兴皇帝”之称,古人向无以皇帝之姓名为帝号之例。(3)本书与百余年后始译出之《大乘起信论》之译文吻合。(4)同卷异笔。
传教大师最澄在其《守护国界章》中亦附七难,指称本书为伪论。此七难即︰(1)翻译不分明,(2)隋唐目录不载,(3)真言之字不似梵字,(4)其义理与本论相违,(5)秦译、梁译相同,(6)疏师不引,(7)尾张大僧都已勘定为伪论。
此外,安然在《教时义》《悉昙藏》《八家秘录》等书中则或破或引。如依新罗国聪珍之说,指称本书为新罗大空山月忠所伪撰。近代之凤潭《起信论幻虎录》、德闻普寂《要决》等亦皆谓为伪论。现代学者望月信亨在其《大乘起信论之研究》中,亦主张本书并非龙树所造。要言之,在日本,真言宗以外之他宗学者(筑波德一、富贵山道诠除外),大多主张本书为伪作。
真言宗之弘法大师空海则主张本书为真撰,并定本书为真言宗所应依准之论典。在其《二教论》《宝钥》等书中亦引用本书作为显密优劣之证文。空海认为︰本书论释《起信论》五分之旨归,开真如、生灭二门之蕴奥,是以不二果分为宗体之论藏。因此,真言宗之古德皆会通前述之伪作说,以支持空海之说。如济暹、杲宝、了贤、赖庆、印融均在其所著之《释摩诃衍论决疑破难会释抄》《宝册钞》《他师破决集》《释论真伪辨》《释论名目》等书中加以详述。
关于本书究系密教论典,抑或显教论典,古来颇有异说︰(1)主张是显教论典者,有我国之慈行志福、通法法悟、无际普观,及日本之了和法印等人。(2)主张系显密通论者,有常晓之《请来录》、兴教大师之《指事》《愚案钞》、赖瑜之《愚草》、圣宪之《第三重》等。(3)主张系密教论典者,如道范之《应教钞》、信坚之《私记》、宥快之《打集听书》等。
[参考资料] 望月信亨《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》第五章、《佛教经典成立史论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