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释氏六帖


  二十四卷。五代僧义楚撰。又名《义楚六帖》《释氏纂要六帖》。收在《大藏经补编》第十三册、《现代佛学大系》第五册。系分类编排佛门掌故的类书。全书分五十部,四四0门。内容涵盖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、法宝僧宝、护法之诸神、君臣、佛教之名数理论、著述制度,乃至社会诸态、音乐歌舞、天地山川、禽兽草木等。其中于高行僧尼之事略,所载最多,凡十三部,达全书篇幅三分之一。所引之书,除经律论外,亦汲取儒、道之作,而于梁‧宝唱《比丘尼传》、慧皎《高僧传》、唐‧道宣《续高僧传》、义净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》等书,采摘尤多。
  撰者义楚,俗姓裴,相州安阳(今河南省安阳县)人。七岁出家,二十一岁受具足戒。勤奋好学,谙《俱舍论》。以有感于儒者所述之佛教颇多谬解,乃仿白乐天《六帖》而撰本书。自晋‧开运二年(945)起,至周‧显德元年(954)成书。书成后,呈献后周世宗。周世宗敕付史馆收录,并赐紫衣袈裟及“明教大师”法号。
  [参考资料] 《宋高僧传》卷七〈义楚传〉;《佛祖统纪》卷四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