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(梵Vajracchedikā-prajñāpāramitopadeśa)
三卷。印度‧天亲菩萨造,元魏‧菩提流支译。又称《金刚般若经论》《金刚般若论》。收在《大正藏》第二十五册。系《金刚般若经论颂》之注释。唐‧义净所译的《能断金刚波罗蜜多经论释》三卷为本书之同本异译。但本书糅合《金刚般若经》全文,而义净之译本则无。
本书所注释之《金刚般若经论颂》,相传为无著菩萨所造,义净另行翻译成《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》一卷,亦题为无著菩萨所造,但《金刚仙论》卷十云(大正25‧874c)︰
“弥勒世尊愍此阎浮提人,作金刚般若经义释并地持论,赍付无障碍比丘,令其流通。然弥勒世尊但作长行释。论主天亲既从无障碍比丘边学得,复寻此经论之意更作偈论,广兴疑问,以释此经。凡有八十偈。及作长行论释,复以此论转教金刚仙论师等。”
《略拘若末后一颂赞述》云(大正40‧783a)︰“西域相承云,无著菩萨昔于睹史多天慈氏尊处,亲受此八十颂,开般若要门,顺瑜伽宗理,明唯识之义,遂令教流印度。(中略)然而能断金刚,西方乃有多释,考其始也,此颂最先,即世亲大士躬为其释此。”即皆以为此颂系弥勒菩萨所造。
又,无著另撰有(隋‧达磨笈多译)《金刚般若论》二卷(或三卷),亦名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》。依此推想,谓《金刚般若经论颂》为无著所造,恐系将二者混淆所致,事实上应是弥勒菩萨所造。
本书之注释有窥基《金刚般若论会释》三卷、惠远《金刚般若论疏》三卷、琛法师《金刚般若论义记》四卷等。
[参考资料] 《法经录》卷五;《开元释教录》卷六、卷七、卷十九;《至元法宝勘同总录》卷八;《大藏经南条目录补正索引》;《印度哲学研究》卷一;宇井伯寿《大乘佛典の研究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