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金刚萨埵(梵Vajrasattva,藏Rdo-rje sems-dpah)
略称金萨。真言宗付法第二祖。金刚是“跋日罗”之意译,“萨埵”是梵语,意指有情。又,《大日经》的对告众执金刚秘密主亦名为金刚萨埵。
《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》卷四云(大正18‧250c)︰“一切众生所有心,坚固菩提名萨埵,心住不动三摩地,精勤决定名金刚。”这是说,凡夫本具的净菩提心含有坚固不坏之德。即谓密教的对机皆为金刚萨埵。由此看来,此尊的本誓具多方面。如,在金刚界曼荼罗中示现为阿閦如来四亲近之一,令一切众生满足普贤行,令一切菩萨受用三摩地智;于理趣会中,以欲、触、爱、慢四烦恼的妄体为别德,示现烦恼即净菩提心的妙趣;在五秘密曼荼罗中所显,亦为此意。在胎藏界曼荼罗中,是金刚手院的主尊,以摧破为本誓,故称为金刚手、金刚持或执金刚。此尊形像系右手持五股杵当胸,左手持金刚铃当腰。五股杵表征五佛三昧,铃象征能令一切长眠众生觉醒。此尊密号真如金刚或大勇金刚。
◎附︰〈金刚萨埵〉(摘译自《密教大辞典》)
金刚萨埵为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十六大菩萨之一。在成身会、三昧耶会、微细会、供养会中为阿閦佛四亲近之一,位于阿閦佛前。在四印会中位于大日如来之东方。在理趣会中为主尊,位于中央。在胎藏现图曼荼罗中,系金刚手院之主尊,位列第一行中央。
梵名音译为缚日罗萨埵缚。“缚日罗”意谓金刚,“萨埵缚”具“勇猛”、“有情”等义。金刚萨埵为音义合译之语。或称执金刚、金刚手秘密主、持金刚具慧者、金刚勇大心、普贤金刚初、金刚上首。《不思议疏》卷上云︰“执金刚者,金刚萨埵是也。”
《理趣释》卷上释金刚手云︰“金刚手菩萨者,表一切如来菩提心、初发菩提心、由金刚萨埵加持。”又释金刚萨埵云︰“金刚胜萨埵者金刚义菩提心是也。‘胜’谓最胜,‘萨埵’名勇猛。”《略出经》卷四云︰“一切众生所有心坚固菩提名萨埵,心住不动三摩地,精勤决定名金刚。”此等所说皆谓︰金刚萨埵意指众生坚固之菩提心。又有视此尊与普贤菩萨同体者。如《五秘密轨》云︰“金刚萨埵者是普贤菩萨,即一切如来长子,是一切如来菩提心,是一切如来祖师。”经轨中持此论者颇众。
此尊密号为真如金刚、大勇金刚。净菩提心坚固不动,勇于降伏左道左行之有情,故谓大勇。净菩提心为恒沙功德之根本所依体,故名真如。
密教经轨提及此尊者,为数不少,故其本誓亦有多说。
(1)金刚界阿閦佛四亲近之一︰表众生净菩提心坚固不动意。如《圣位经》云︰“为令一切菩萨受用三摩地智故,成金刚萨埵菩萨形,住阿閦如来前月轮。”
(2)理趣会之尊︰表烦恼即菩提之理趣。《五秘密轨》以金刚萨埵为五佛,欲、触、爱、慢为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。因此,一切诸佛不外此四尊,欲触爱慢不外金萨。欲触爱慢四烦恼即净菩提心之金萨,故若达烦恼即菩提之理趣,则可契达一切诸尊之果。
(3)胎藏曼荼罗金刚手院之主尊︰表佛莲金三部中如来金刚部之德,即众生本有之智慧。
(4)大日如来内眷属之上首︰相对于三重曼荼罗之第二重是外眷属(即大眷属),第一重为内眷属,其上首为对告众。《大日经》云︰“彼菩萨普贤为上首,诸执金刚秘密主为上首。”
(5)付法第二祖︰《付法传》云︰“亲对法身如来海会受灌顶职位。(中略)毗卢遮那如来言︰汝等将来于无量世界为最上乘者,令得出世间悉地成就。”
此上皆以金刚萨埵表菩提心,且延伸为表企求佛果者。要言之,“大日”为觉者之总体,“金萨”指迷者之总体。或以大日、金萨之种子交互使用,此时表二尊之本誓融会、生佛不二之义。
[形像] 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、成身会、微细会之尊,身肉色,顶戴五佛冠,右手不纵不横持五股金刚杵于胸前,左手把金刚铃置于腰间,结跏趺坐于莲花上。《圣观音仪轨》载,身白月色。金刚界供养会之尊,两手持上立金刚杵之莲花。
胎藏曼荼罗金刚手院之尊,身肉色,右手横持三股杵于胸前,左手握拳、大指向前当胸,结跏趺坐于赤莲花上。《摄无碍经》所说与此相符。《大乐仪轨》谓,身白月色。《理趣释》卷上谓,头戴五佛宝冠,左手作金刚拳置腰际,右手抽掷金刚。《莲华部心轨》所载与此大抵相同。《大日经疏》卷五载,身淡黄色或虚空色,左手执有光焰围绕之五股金刚,头戴三峰宝冠,以种种杂宝庄严其身。《不空罥索经》卷八谓,执金刚秘密主菩萨左手执独股金刚杵,右手把白拂,结跏趺坐。卷十五谓身青色,卷九另有左手执三股金刚杵、右手持白拂与左手竖持三股金刚杵、右手扬掌之二像说。
综合此上经轨之说,此尊为身白月色或青色,戴宝冠,右手持五股或三股、独股金刚杵,左手作金刚拳或把铃置腰间。也有左手持金刚杵者,而持白拂或扬掌则属例外。身色黄白色或虚空色表本有智体不坏之义,持五股金刚杵表具如来五智,抽掷金刚杵表令自他顺佛道念念升进之义。《大日经疏》卷五(大正39‧632c)︰
“以净法界色与金刚智体和合,是故其身黄白。如是智身犹若虚空不可破坏,一切无能降伏之者,故用虚空显色以为标帜。(中略)所持密印即是五股金刚也。五如来智皆兼权实二用,而以金刚慧手执持其中。”
金刚慢印即握拳置于腰际,表降伏左行左道之有情,使归顺道之义。金刚铃表法音,意指由说法教化以开发菩提心,或法喜充满。持三股金刚杵或独股杵,表执持众生本有的净菩提心(即诸佛智体)。
[三昧耶形] 五股杵或三股杵。《大日经疏》卷十六︰“莲上画金刚,谓或画本尊形,或画五股印。”卷十三︰“南方金刚手等,或作形,或作印,谓三股拔折罗。”
[种子] (1)吽(□,hūṃ)︰《大日经》〈秘密曼荼罗品〉︰“持以□字声,胜妙种子字。”《大日经疏》卷十六︰“若画形者,心上安种子字,谓吽字也。若画印者,想□字诵而加持之也。”并释吽字为真言之体,无怖畏义。《理趣释》卷上谓︰“吽字者因义,因义者谓菩提心为因,即一切如来菩提心。”吽字具能破、无恐怖、菩提心等义,与发坚固菩提心、降伏难调义相应,所以以吽字为种子字。
(2)阿(a)︰《金刚顶经》︰“阿字为金刚萨埵种子。”表不生不灭之义,与本有净菩提心之坚固不变相应。
此外,另有唵(oṁ)、缚(□,baḥ)、鍐(vaṁ)等种子字。
[功能] 此尊仅抽象性地言及利益有情,并未具体提及世间利益。因此欲息灾及追福时可修此法。
[参考资料] 《大日经疏》卷五;《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》卷四;《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》;《理趣释》卷上;《诸佛境界摄真实经》卷中;《瑜伽瑜祇经》〈序品〉;Shashi BhushanDasgupta《An Introduction to Tantric Buddhism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