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(梵Vajraśekhara-sarvatathāgata-satya-saṅgraha-mahāyāna-pratyutpannābhisambuddha-mahā-tantrarāja-sūtra)


  三卷。唐‧不空译。略称《金刚顶大教王经》《金刚顶经》。或单称《三卷教王经》《教王经》。收在《大正藏》第十八册。系阐述密教金刚界法门之经典,与《大日经》合称为两部大经。
  本经原藏于南天竺的铁塔内,由龙猛菩萨入塔内从金刚萨埵受此经,凡有十万颂。后由龙猛传门人龙智,再传金刚智三藏。金刚智东渡时,在船中遇暴风侵袭,其经大半流失。故今翻译流传者仅是其中之一小部份。
  古来相传此经有四本,一是法尔恒说本,即大日如来智法身常恒说法不断之经典。二是塔内安置本,即无量颂广本,系金刚萨埵蒙如来之教敕,将恒常本循诸经样式,加入五成就而成之经典,置于南天竺铁塔内待机缘而传。三是十万颂广本,即龙猛菩萨从金刚萨埵所授的十万颂本(十八会)。四是四千颂略本,即十万颂之中的四千颂略本(十八会中之初会),今所传译者即属此本。
  所谓十八会,依《金刚顶瑜伽十八会指归》所说,分别如下。初会︰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见证大教王会,在色究竟天说。第二会︰一切如来秘密主瑜伽会,在色究竟天说。第三会︰一切教集瑜伽会,在法界宫殿说。第四会︰降三世金刚瑜伽会,在须弥顶说。第五会︰世间出世间瑜伽会,在波罗奈国空界说。第六会︰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瑜伽会,在他化自在天说。第七会︰普贤瑜伽会,在普贤菩萨宫殿说。第八会︰胜初瑜伽会,在普贤菩萨宫殿说。第九会︰一切佛集会拏吉尼戒网瑜伽会,在真言宫殿说。
  第十会︰三昧耶瑜伽会,在法界宫殿说。第十一会︰大乘现证瑜伽会,在色究竟天说。第十二会︰三昧耶最胜瑜伽会,在空界菩提道场说。第十三会︰大三昧耶真实瑜伽会,在金刚界曼荼罗道场说。第十四会︰如来三昧耶真实瑜伽会,在金刚界曼荼罗道场说。第十五会︰秘密集会瑜伽会,在般若波罗蜜宫说。第十六会︰无二平等瑜伽会,在法界宫殿说。第十七会︰如虚空瑜伽会,在实际宫殿说。第十八会︰金刚宝冠瑜伽会,在第四静处天说。
  其中,初会有四大品,即〈金刚界品〉、〈降三世品〉、〈遍调伏品〉、〈一切义成品〉。不空所译《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》三卷即是〈金刚界品〉之译本。此虽仅是十八会中的一小部分,但因译文完备而受重视。内容略述金刚界如来入金刚三摩地、出生金刚界三十七尊、礼赞如来、建立金刚界大曼荼罗之仪则、引弟子入曼荼罗之法,及羯磨曼荼罗、三昧耶曼荼罗、法曼荼罗等。
  此外,现今所流传的略本,另有唐‧金刚智译《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》四卷,系十八会中初会之摘略,宋‧施护译《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》三十卷,系十八会中初会之全译本。二者内容虽有广略之别,但应为同本异译。又,其它属于金刚界之经典,也有被称为《金刚顶经》者,如《十住心论》卷十引《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》,《秘藏宝钥》卷下引《一字顶轮王仪轨》时,皆用《金刚顶经》一名。盖金刚峰与金刚顶同源异译,均指金刚杵的尖端。
  本经之注释除上述《十八会指归》一卷外,另有《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》一卷、《金刚顶经疏》七卷、《金刚顶经开题》一卷、《教王经义记》三卷、《教王经解题》五卷等。
  ◎附︰黄忏华《佛教各宗大意》〈密宗大意〉第一篇第三章第二节(摘录)
  《金刚顶经》者,金刚界之根本大经也。具云《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》。依《金刚顶经义诀》,此经有四本,(1)法尔常恒本,与《大日经》法尔本同,谓诸佛法曼荼罗。(2)塔内安置本,亦云无量颂本,《义诀》所谓经夹广长如床,厚四五尺,有无量颂,在南天竺界铁塔之中,是也。(3)分流广本,谓阎浮提流布之十八会十万颂大本。(4)略本,谓十万颂之要略,有四千颂、七千颂之不同。十八会中,略出初会四十品之宗要,参以后十七会之旨趣所成,题云“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”。《金刚顶经》者,梵本十万颂十八会之总名,通现流布金刚界诸经。然以三本为主,(1)金刚智译《略出经》,(2)不空译《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》,(3)施护译《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》。不空译《教王经》,复有二本︰(1)三卷,祇〈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〉一品,正说金刚界曼荼罗之本经也。常云《金刚顶经》,指此本。(2)二卷,四品,说修习供养之仪轨。横竖智杵,摧坏四魔,常恒不坏,坚固不动,故名金刚。最胜无上,故名顶。五智佛名一切如来,聚一切诸法共成五佛身,故此五佛则诸佛之本体诸法之根源,故名一切如来。离一切虚伪,故名真实。一一言名成立中,含无边显密教义,故名摄大乘。现证佛菩提,故名现证。能含一切教法,故名大教。为诸教之王,名大教王。此经以开示依三密加持,修生显得离垢清净菩提心智曼荼罗为主旨。一经三卷中,初序文,次正宗文。正宗文中,(1)说毗卢遮那佛受用身,以五相现成等正觉。(2)说毗卢遮那成佛后,以金刚三摩地现发生三十七智。(3)说一切如来以一百八名赞礼婆伽梵大持金刚。(4)说金刚界大曼荼罗。(5)说入金刚界大曼荼罗仪轨。(6)杂说。其疏释有《金刚顶经义诀》等。
  [参考资料] 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》卷十五;《入唐新求圣教目录》;《八家秘录》卷上;《阿娑缚抄》卷三十一〈金界杂要の卷〉;《大经要义钞》卷一;《参天台五台山记》卷八;;松长有庆《密教经典成立史论》《密教の历史》;冢本启祥(等)编《梵语佛典の研究》第四册〈密教经典篇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