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金幢派
台湾斋教支派之一。以王左塘为开山,蔡权为始祖。所谓斋教,又名“持斋宗”,即台湾的白衣佛教。出自大陆禅门的临济宗,并以融冶儒、佛、道三教为理想。早晚课诵的经典为《金刚经》《阿弥陀经》。多奉观音、释迦、阿弥陀佛为本尊,兼祀其他菩萨和关帝、三官大帝、中坛元帅等。其教徒半僧半俗。斋教虽有龙华、金幢、先天三派,但各派的法式、经典、祭祀等大同小异。
本派开祖王左塘(1564~1629),道号太虚,又号普明。原为龙华派徒,后自言开悟心地,通晓三回九转之理,著《宝经》十二部、《九莲经》一部,因此独立开创金幢派,建斋堂八十一所,付法董应亮(即二祖)。明‧崇祯八年(1635),白莲教作乱,本派曾被波及,除二祖被处死外,另有多人或被处死或判流刑、禁锢。在此之前,二祖曾化度宁海人蔡文举。其后文举前往福建莆田建“树德堂”,始将斋教传入福建。道光(1821~1850)初年,文举派下的蔡权来台传教,在台南建立慎德堂、慎斋堂。这是本派的教势扩展到台湾的开始。
本派的经典内容糅合佛、道、儒三教的思想,尤其着重道家的神仙术,主张修练精、气、神,与佛教之核心旨趣,并不尽同。
本派在举行祭仪或法会时,皆在斋堂的前堂奉祀观世音菩萨,长案奉祀三官大帝,下棹摆设烛台一对、香炉一座。后堂又称家乡,用以奉祀教祖的画像。门徒礼拜时须合掌、行跪拜礼、五体投地,且合掌时以左拇指压右拇指,因左善右恶,所以用善指压恶指,鼻正对双覆掌中间,称青龙投玉井、八卦护金刚。早晚礼拜、供奉香茶,念诵“茶忏”求忏悔。祭佛法会称为“办供”,期日固定。又有依照《多罗经》所列的祭仪,举行三乘九品法会。此与龙华派的“过公场”仪式大同小异。
又,初入门者称为众生,皈依受戒后由师父传授内经三十六字以持诵。其门徒等级共分九级,依序如下︰上恩、叔公、管前、本管、首领、船头、会首、护法、众生。
[参考资料] 庭嘉〈台湾的斋教由来〉(《现代佛教学术丛刊》{87});黄育梗《破邪详辨》;郑振铎《中国俗文学史》;冢本善隆《罗教の成立と流传につい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