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锡克沁千佛洞
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约三十公里处,为唐代寺院遗迹。又称七格星明屋,“明屋”是维吾尔语,意即“千间房”之意。
靠东南的“明屋”有大小建筑九十余所,除顶部毁坏外,墙壁大致完整,建筑形式与吐鲁番伯孜克里克千佛洞相同。有前后两大殿,两侧及后面有甬道,殿中间有塔,为土坏筑,塔东南有瞭望台,其西北又有六角形基座穹庐顶式塔。大殿左右及殿后高地有许多僧房及支提式窟,而殿内壁上与洞窟中存有精美壁画及塑像。北面“明屋”后并列有三所大殿,形式与东南明屋相同,今留有高约十公尺的土台、钟鼓楼遗址、四个支提窟、六个土塔遗址等。
以上两处明屋,均曾发现制作精美的许多泥塑佛头。其中,东南明屋发现的佛头,细眉高鼻,面庞圆好,具有犍陀罗风格,约为六、七世纪时遗物。北面明屋发现的佛头面带彩绘,眉以墨笔勾勒,作柳叶形,面庞方正,表现出东方艺术的特征,约为八、九世纪或更晚的遗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