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长爪梵志(梵Dīrgha-nakha,巴Dīgha-nakha)
释尊之弟子。以其爪长,故名长爪。依《撰集百缘经》卷十〈长爪梵志缘〉之记载,师为王舍城蛭驶梵志之子,其姊名为舍利。师聪明博达,善论议,常与其姊舍利试作论战,皆胜。及其姊妊娠,则不能胜之,师思乃胎中子之力所致,遂欲游行广学四韦陀典十八种术,乃往诣南天竺,孜孜勤学,发誓若不为第一师,誓不剪爪(指)。其姊舍利既产,得一男儿,即舍利弗,聪明过人。八岁,与婆罗门论议,能降婆罗门,名闻十六大国。后出家为佛弟子,得阿罗汉果。其时,长爪梵志闻之,乃往诣佛所,与世尊论议,不能胜世尊,遂亦出家为佛弟子,得阿罗汉果。
又,《有部毗奈耶出家事》卷一,以师为舍利弗之叔父,且其名为俱瑟耻罗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一,则以师为舍利弗之舅父,与摩诃俱絺罗为同一人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四,则以师为外道,与上述二说有异。
此外,有关师蓄长爪之事由,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九十八云(大正27‧509b)︰“彼梵志身爪俱长,而且说为长爪梵志。问彼复何缘留此长爪?答︰彼贪习业,无容剪故。有作是说︰彼恒山居,爪发虽长,无人剪剃。复有说者︰彼在家时,乐习弦管,后虽出家,犹爱长爪,故不剪之。有余师说︰彼在外道法中出家,外道法中,有留爪者,故说彼为长爪梵志。”
[参考资料] 《别译杂阿含经》卷十一;《长爪梵志请问经》;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九十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