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阿修罗(梵asura,巴asura,藏lha-ma-yin)
六道之一,十界之一。指以战斗为事之一类鬼类。又作阿素罗、阿须罗、阿素洛、阿索罗、阿须伦。意译为非天、不端正、非善戏、非同类。又略称修罗。阿修罗原为印度最古诸恶神之一,与帝释天率领之天族对抗。在佛教,则与乾闼婆、紧那罗等同是天龙八部众,守护释尊。又与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人、天形成六道世界,常与天众战斗。
诸经中有关阿修罗的故事甚多,依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三〈阿须伦品〉记载,阿须伦之形广长八万四千由旬,口纵广千由旬,或化作十六万八千由旬之身,往日月之前。当时之日月王见之而心怀恐怖,遂失去光明。因此,印度人相信,有日月蚀即是阿修罗犯日月的结果。
有关阿修罗的业因,诸经多说瞋、慢、疑三种。《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》则列举十种能令众生得阿修罗报之业因︰(1)身行微恶,(2)口行微恶,(3)意行微恶,(4)起憍慢,(5)起我慢,(6)起增上慢,(7)起大慢,(8)起邪慢,(9)起慢慢,(10)回诸善根向修罗趣。
至于阿修罗所受的业报,《正法念处经》卷十八说有二种︰(1)鬼道所摄,即魔身饿鬼,有神通力;(2)畜生所摄,此种阿修罗住在大海底须弥山侧。《首楞严经》卷九,则依胎、卵、湿、化四生而分四种。《正法念处经》并谓有四大阿修罗王,统御诸部下与天众战斗。即︰
(1)罗侯阿修罗王,身量广大,如须弥山王,遍身珠宝,放出大光明,欲见天女而以手障日月之光,令现日月蚀,又以如影、诸香、妙林、胜德等四淫女及十二那由他侍女为眷属,且与之共相娱乐。寿命五千岁,以人间五百岁为一日一夜,少出多减,亦有中夭。
(2)勇健阿修罗王,威势稍胜罗侯阿修罗,以人间六百岁为一日一夜,其寿六千岁,少出多减,命亦不定。
(3)华鬘阿修罗王,威势更胜,以人间七百岁为一日一夜,寿命七千岁,有中夭。
(4)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,威势或眷属数皆倍于前三王,不可称计。
诸经论中,或别立阿修罗而说六趣,或单说五趣而以阿修罗为他趣所摄。如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一七二载,有余部立阿素洛为第六趣;《大智度论》卷三十谓六道复有善恶之别,善有上中下,即天、人、阿修罗,恶亦有上中下,即地狱、畜生、饿鬼道。此等乃立阿修罗为一趣之说。另外单说五趣者,如上述《正法念处经》卷十八说阿修罗为鬼道及畜生所摄。《佛地经论》卷六谓阿修罗种类不定,或为天,或为鬼,或傍生。《首楞严经》卷九又举四种类︰
(1)有修罗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,此系从卵而生,鬼趣所摄。
(2)若于天中降德贬堕,其所卜居邻于日月,此阿修罗从胎而出,人趣所摄。
(3)有阿修罗执持世界,力刚无畏,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,此阿修罗系因变化而有,天趣所摄。
(4)另有一分下劣阿修罗,生于大海心,沈于水穴口,此系因湿气而有,畜生所摄。
关于阿修罗的住处,诸经述及者甚多。《起世经》卷五〈阿修罗品〉叙述有四大阿修罗王住在须弥山四面海中,即︰
(1)在须弥山之东,距山千由旬的大海下,有[韋*卑]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的住处,纵广八万由旬,有七重城壁,王的居城设摩婆帝宫城,纵广一万由旬,其中央有集会处,称为“七头”。“七头”的周围有四座园林,王与诸小阿修罗辈于此园林游戏。
(2)在须弥山的南面,过千由旬的大海水下,有踊跃阿修罗王的住处。
(3)须弥山北面千由旬的大海水下,有罗睺罗阿修罗王的住处。
(4)须弥山西面千由旬的大海水下,有奢婆罗阿修罗王的住处。后三住处各纵广八万由旬,七重城壁等悉如[韋*卑]摩质多罗的住处。
又,《大楼炭经》卷二〈阿须伦品〉,说阿修罗的住处有五所。即须弥山下深四十万里(一万由旬)有抄多尸利阿须伦的城郭,广长各三三六万里(八万四千由旬),以七宝所作,有四门,一一门边有一千阿须伦居止。又此城的东西南北四面各四万里(千由旬)有城郭,南称波陀呵,西称波利,北称罗呼(缺东王名),各有三百阿须伦居止。此外,《长阿含经》卷二十〈阿须伦品〉、《起世因本经》卷八、《正法念处经》等,亦皆曾述及阿修罗的住处。
另外,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九记载摩揭陀国有一岩岫,印度人谓之为“阿素洛宫”,其文云(大正51‧920b)︰
“往有好事者,深闲咒术,顾俦命侣十有四人,约契同志入此岩岫。行三四十里,廓然大明,乃见城邑台观,皆是金银琉璃。是人至已,有诸少女伫立门侧,欢喜迎接,甚加礼遇,于是渐进至内。城门有二婢使,各捧金盘,盛满花香而来迎候,谓诸人曰︰宜就池浴,涂冠香花已,而后可入。(中略)唯彼术士宜时速进,余十三人遂即沐浴,既入池已,恍若有忘,乃坐稻田中。”
关于阿修罗的形像,亦有多说。《胎藏界七集》卷下列《伽陀经》,谓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有九头,头上有千眼,口中出火,有九百九十手,唯有六脚,身形四倍于大须弥山。《观音经义疏记》卷四载,阿修罗有千头二千手、万头二万手,或三头六手,持不饮酒戒,男丑而女端正。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有二臂阿修罗像;《诸说不同记》载,其身赤色,右手执剑,左手握拳。《摄无碍经》及《补陀落海会轨》中载,阿修罗三面六臂,身青黑色。其六臂︰第一手合掌,第二手各持火颇胝与水颇胝,左第三手持刀杖,右第三手持镒。
然现存阿修罗像未必与上述所载之形像一致。敦煌莫高窟之第二四九窟(西魏时代,六世纪),绘有双足岔开,立于大海之中的四臂像,后二手向上伸直,掌上置日月;另二手,左手置胸前,右手置腹前,上半身赤裸,身呈赤色。日本现存之作品中,以法隆寺五重塔初层塑像中之六臂阿修罗坐像最古,而以兴福寺八部众像中之六臂像(天平时代)最为有名。
[参考资料] 《长阿含经》卷十八、卷二十一;《杂阿含经》卷四十;《法华经》卷一;新译《华严经》卷一;《婆薮槃豆法师传》;《慧苑音义》卷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