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阿吒力教


  云南大理白族的佛教信仰。系与杂密颇为近似的佛教支系。“阿吒力”即“阿阇梨”一词之另译。又译为阿拶哩、阿折里耶等,意指“轨范”、“导师”,故又称“师僧”或“轨范师”,白族语则称之为“师主簿”。在白族之宗教信仰中,阿吒力是可娶妻生子的祭师,采子孙相袭制。
  西元八、九世纪,密教盛行于印度南方,当时即有阿吒力前往大理传布密教。南诏保和十六年(839),阿吒力赞陀崛多抵达南诏。劝丰佑封其为国师,并以女弟妻之。此后,阿吒力即藉南诏上层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力和金钱布施,大修佛寺,塑佛像,吸收白族信徒。密教因而蓬勃发展,而阿吒力也成为南诏、大理的历代国师。
  南诏中期以后,王室成员具归依佛法,百姓亦多虔敬三宝。在蒙世隆统治南诏时,曾建大寺八百,谓之兰若;小寺三千,谓之伽蓝。寺宇遍于云南境中,百姓皆以佛教为首务。此外,隆舜尝以黄金八百两,铸文殊、普贤二像,供于崇圣寺。南诏之后,大长和国王郑实嗣铸佛万尊,为杀害南诏王室八百人而忏悔。大理国段思平得国后,也岁岁建寺,铸佛逾万尊。段氏皇帝曾有不少出家为僧者。大理国之官员,上至相国,小至小吏,无一不是选自佛教徒。
  元灭大理之后,阿吒力在白族上层社会之势力渐次减弱,但在农村依然盛行。阿吒力曾号召各族人民,反抗元、或治者,因此,明太祖曾禁止传教。后又取消禁令,并设阿吒力僧纲司管理宗教事务。明成祖又尝敕令大理之北汤天地方之阿吒力至北京为其祈福消灾;但至清代康熙时,又取消阿吒力僧纲司的设置。
  阿吒力的主要工作是为人禳灾祈福、驱邪治鬼、主持念佛会及丧葬仪式。作为“坛主”之阿吒力,自清‧康熙之时起,须由县僧正司为其上奏,取法名。若无合法身份,则不能为民众做法事。现今阿吒力教已告没落,世袭之阿吒力多已转业为农。念经则成为世代相传的副业。
  02[参考资料] 蓝吉富编《云南大理佛教论文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