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阿字本不生(梵akāra-ādyanutpādaḥ)
密教用语。为密教的根本义。“阿”字,密教以之为诸法之体性,万法能生之根源;“本不生”,谓本来本有,非今始生。凡万法无不从众缘而生者,从缘而生者悉有始有本,而其能生之缘亦依众因缘生,展转推究,于法之根本本初系无自性,无新生创造者,故说“本不生”。盖悉昙之“阿”字包含无量义,但主要有“有、空、不生”等三义,又“有、空”二义乃建立于“本不生”之上的真空妙有义,因此若证得“阿字本不生”之理,则能如实知晓自心之本源,得如来一切智智,自身直成大日如来。
此外,有谓阿字本不生具三义,即本、不、生三者。“本”为本性、本体、根本之义,法尔自然之义;“不”为空、无、非、远离之义;“生”有生起、发生、出生等之义。因此,“本”一语自诠中道,“不”诠显空之义,“生”诠显有之义,“本不生”一语即具足空、有、不生三谛。而空、有、不生三谛各住于法尔自然之妙谛,非藉能缘而始觉,非待所缘而后始证,故是本不生。
显密诸经论中常见说及阿字有本不生之义,如《大品般若经》卷五〈广乘品〉谓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故,《大日经》卷二〈具缘品〉说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。此是从冠上梵字“阿”之语而转释的一种解释。如《大智度论》卷四十八释云(大正25‧408b)︰“菩萨若一切语中闻阿字即时随义,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。阿提,秦言初;阿耨波陀,秦言不生。”意即见闻“阿”时,联想有“初”或“本”之义的阿提(ādi)字,又想起有“不生”之义的阿耨波提(anutpāda)字,故说阿字有“本初不生”之义。
[参考资料] 《大日经疏》卷七;《菩提心论》;《秘藏记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