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阿摩勒树(梵āmala、āmlikā、āmlīkā、amla-phala,巴āmalaka)


  果树名。阿摩勒,又作阿末罗、阿摩罗、庵摩罗、庵摩洛迦、庵摩勒迦。此种果树相当于余甘子,学名Tamarindus indica,枝叶似合欢木,果实形似胡桃,其味酸,而汁液味美,果根可作药用,多产于印度热带地方、马来群岛及中国。《善见律毗婆沙》卷一云(大正24‧680a)︰“有雪山鬼神献药果,名阿摩勒呵罗勒。此果色如黄金,香味希有。”《玄应音义》卷二十一云︰“阿末罗,旧言庵磨罗果,亦作阿摩勒果。其叶似小枣,花亦白小,果如胡桃,其味酸而且甜,可入药分,经中言如观掌中者也。”
  阿摩勒其音近“庵没罗”,就汉译经论中的对音而言,甚难辨别。有认为此二者系不同的植物,如《大楼炭经》卷一〈阎浮品〉、《起世经》卷一〈阎浮洲品〉,并举阿摩勒与庵婆罗,〈大唐西域记〉卷二别记阿末罗与庵没罗,《有部毗奈耶杂事》卷二的注,则明记庵摩洛迦与庵没罗完全不同。
  [参考资料] 《维摩经》卷上;《大般涅槃经》卷十三;《阿育王传》卷三;《四分律》卷四十二;《慧琳音义》卷十三、卷二十六、卷二十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