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阿私陀仙(梵Asita)
(一)又作阿私多、阿私哆、阿私□、阿斯陀、阿私、阿夷。意译不白、无比、端严。系中印度迦毗罗卫国之仙人。《太子瑞应本起经》卷上云(大正3‧474a)︰“吾国有道人,名阿夷。年百余岁,耆旧多识,明晓相法。”初为师子颊王之臣属,后辞官出家,具足五通,常自在出入三十三天集会之处所。后闻悉达太子(佛陀)诞生,遂与侍者那罗陀至净饭王宫,为太子占相,预言其将成佛。又悲叹己老,无法躬逢太子成道而垂泪,乃令那罗陀出家修行,以待太子成佛。
(二)系于过去世为释尊说《法华经》之仙人。释尊于过去因位为王时,广向四方求法,谓(大正9‧34c)︰“谁有大法者,若为我解说,身当为奴仆。”时,有阿私仙来白于王,言(大正9‧34c)︰“我有大乘,名妙法华经;若不违我,当为宣说。”王闻仙言,心生大喜悦。相传此仙人乃提婆达多的前身。
[参考资料] (一)《佛本行集经》卷七~卷十;《佛所行赞》卷一;《修行本起经》卷上。(二)《法华经》卷四〈提婆达多品〉;《法华经玄赞》卷九(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