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阿耆多翅舍钦婆罗(梵Ajitakeśakambala,巴Ajitakesaka mbala,藏Mi-ḥpham-pa skraḥi la-ba-can)
佛世时的印度六师外道之一,十师外道之一。又作阿耆多枳舍钦婆罗、阿那那只奢甘婆罗、阿市多鸡舍甘跋罗、阿夷多鸡舍剑婆利、阿夷专其邪今离等。ajita(阿耆多),意译无胜,ckeśa(翅舍)是毛发,kambala(钦婆罗)是衣。玄奘译之为“无胜发褐”。“发褐”即有毛发衣之人。西藏语意为有不胜假鬘。
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一生事迹不详。后人仅知其学说系属感觉的唯物论者、断灭论者。也就是彻底的唯物论者。他认为,唯有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元素乃真实存在者,虚空为此四元素之存在、活动的场所。人由此四元素所成。命终之后,地大还归地,水大还归水,火大还归火,风大还归风,五官之能力归入虚空。贤者或愚者,皆因身体死而断灭。死后一切皆无,灵魂亦不存在。从而,现世或来世亦不存在,故不受善恶业的果报。甚至于布施、祭祀及供牺亦无意义。此种学说,在认识论上是采感觉论的立场,在实践上则为快乐论的立场。像这种不承认有物质以外的精神(或灵魂)存在之彻底唯物论者,佛典称之为顺世外道(Lokāyata)。印度人称之为“卡尔瓦卡”(Cārvaka)。
《维摩经义记》称此外道为自然见外道,谓其说一切法自然而有,不从因缘。《注维摩诘经》卷三云(大正38‧351a)︰
“什曰︰阿耆多翅舍,字也;钦婆罗,粗衣也。其人起见非因计因,着粗皮衣,及拔发、烟熏鼻等,以诸苦行为道也。肇曰︰阿耆多,字也;翅舍钦婆罗,粗弊衣,名也。其人着弊衣,自拔发,五热炙身,以苦行为道,谓今身并受苦,后身常乐者也。”
[参考资料] 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七〈沙门果经〉;《大般涅槃经》卷十九;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三十二;《有部毗奈耶杂事》卷三十八;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一九八;《百论疏》卷上之中;《华严经疏演义钞》卷七;《宗镜录》卷四十六;《翻译名义集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