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阿耨达龙王(梵Anavatapta,巴Anotatta,藏Ma-dros-pa)
八大龙王之一。音译又译为阿那波达多龙王、阿那婆达多龙王、阿那婆答多龙王、阿那跋达多龙王。意译为无恼热或清凉。在一切马形龙王中,其德最胜。因住阿耨达池(无热池)、离三患,故得此名。
《长阿含经》卷十八(大正1‧116c)︰
“阿耨达宫中有五柱堂,阿耨达龙王恒于中止。佛言︰何故名为阿耨达?阿耨达其义云何?此阎浮提所有龙王尽有三患,唯阿耨达龙无有三患。云何为三?一者举阎浮提所有诸龙,皆被热风热沙着身,烧其皮肉及烧骨髓以为苦恼,唯阿耨达龙无有此患。二者举阎浮提所有龙宫,恶风暴起吹其宫内,失宝饰衣龙身自现以为苦恼,唯阿耨达龙王无如此患。三者举阎浮提所有龙王,各在宫中相娱乐时,金翅大鸟入宫搏撮,或始生方便欲取龙食,诸龙怖惧常怀热恼,唯阿耨达龙无如此患。若金翅鸟生念欲住即便命终,故名阿耨达。”
又,《大智度论》卷七、《西域记》卷一中,曾以之为大菩萨的化身。
[参考资料] 《大楼炭经》卷一;《起世经》卷一;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二十九;《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》;旧本《华严经》卷二、卷四十二;《慧苑音义》卷下;《法华经文句》卷二(下);《法华经玄赞》卷二(本);《翻梵语》卷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