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阿诺德(Edwin Arnold;1832~1904)


  将佛教介绍给近代欧洲人的英国文学家。1832年生于肯特(Kent)。1852年,以诗作《巴尔萨斯的节日》(Feast of Belshazzar),获“纽德基特”奖(Newdigate)。1854年,毕业于牛津大学。曾任伯明罕英王爱德华六世学校副校长、印度波拿(Poona)地区梵语学校校长。1861年,任《每日电信》报主笔,负责撰写文艺批评。
  阿诺德的著述颇丰,撰有《亚洲之光》《印度田园诗》《信仰的珍珠》《印度诗》《再访印度》《世界之光》等书。译有《薄伽梵歌》,并编著《土耳其文法》。其中《亚洲之光》对欧美佛教影响颇钜。出版后,佛教乃广为欧美人士所知晓。全书内容叙述佛陀一生的故事,诗篇清新、优美,深受东西方人士所喜爱。泰国国王尝颁赠白象勋章予阿诺德,以表彰其对佛教的贡献。此外,锡兰‧达摩波罗阅读该书后亦深受感动,遂组织“摩诃菩提协会”以从事复兴佛教的事业。
  [参考资料] 郑金德《欧美的佛教》;W. Peiris着‧梅乃文译《西洋佛教学者传》;E. Miner《TheJapanese Tradition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