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陀罗尼集经(梵Dhāraṇī-samuccaya)
十二卷。唐‧阿地瞿多译。收于《大正藏》第十八册。系《金刚大道场经》〈大明咒藏分〉中的一部分。全书实系各种经轨的集录。依卷首翻译序所述,阿地瞿多三藏是中天竺人,永徽二年(651)正月来到中国,三月上旬于慧日寺浮图院内,自设普集会坛,与大乘琮等十六人及英公、鄂公等十二人,一起举行坛供。其后,在永徽四年三月至五年四月间,译出此经。
内容总分佛部、菩萨部、金刚部、天部、普集会坛法五类。卷一、卷二属佛部,收有《大神力陀罗尼经》《阿弥陀佛大思惟经》;卷三至卷六属菩萨部,收有《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》《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》《毗俱知菩萨三昧法》《毗俱知菩萨降魔法》《毗俱知菩萨使者法》《毗俱知菩萨救病法》《何耶揭唎婆菩萨法》《诸大菩萨法会》;卷七至卷九属金刚部,收有《金刚藏大威神力三昧法》《金刚藏大威神力眷属法》《金刚藏大威神力随心法》《金刚藏军荼利菩萨自在神力法》《金刚乌枢沙摩法》;卷十、卷十一属天部,收有《摩利支天经》《功德天法》《诸天等献佛助成三昧法》;卷十二属普集会坛法,收有《诸佛大陀罗尼都会道场品》。全书内容,大体上是诸尊的印咒,但卷十二内,则系檀供次第之详述。
[参考资料] 《大周刊定众经目录》卷十三;《开元释教录》卷十二、卷十九;《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》卷上;《阿娑缚抄》卷一九七;《诸仪轨禀承录》卷十;《大藏经南条目录补正索引》;《密教发达志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