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雀离浮图(梵Shāh-ji-kī-Dheri)
印度迦腻色迦王于犍陀罗国布路沙布逻(Puruṣapura)所建立的佛塔。建于二世纪后半。依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二所载,往昔佛陀与诸弟子游化犍陀罗国时,曾对弟子述及在佛涅槃后,此国有王名迦腻色迦,将于此地起塔。后迦腻色迦王出世,游观草野,见帝释天所化之牧童推累牛粪,起三尺之小塔。王乃发正信,深敬佛法,于彼粪塔之上建大塔,安置如来舍利一斛。此为雀离浮图之相关传说。
此大塔之结构庄严,尽善尽美,《洛阳伽蓝记》载其规模,云(大正51‧1021b)︰
“凡十三级,上有铁柱,高三尺,金盘十三重合,去地七百尺。(中略)胡人皆云,四天王助之。若其不尔,实非人力所能举。塔内物事悉是金玉,千变万化,难得而称。旭日始开,则金盘晃朗,微风渐发,则宝铎和鸣。西域浮图,最为第一。”
关于塔之高度,各书所记有异,《洛阳伽蓝记》《西域志》等谓高七百尺,《释迦方志》谓五五0尺,《高僧法显传》及《大唐西域记》则谓高四百尺。
此塔其后倾圮残破不已。西元1909~1910年,于其塔址挖掘出迦腻色迦王舍利容器。
[参考资料] 《魏书》卷一0二〈西域列传〉乾陀国条;《普贤菩萨说证明经》;《法苑珠林》卷三十八;《释迦方志》卷上;《解说西域记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