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雍和宫


  北京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。又称无量宫或雍寺,藏文作“甘丹金恰灵”,意为吉祥威严宫。创建于清‧康熙三十三年(1694)。原为清世宗胤祯即位前的府邸,雍正三年(1725)命名雍和宫。雍正逝世后,其灵柩即安放于此。雍正影像亦置于宫内永佑殿(后改名神御殿)。此后乃成为清帝供祀祖先的影(画像)堂。乾隆九年(1744)改为喇嘛庙,成为清政府管理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。
  此寺之建筑具有集各族建筑艺术为一体的独特风格。主要建筑有三座精致牌坊与天王殿、正殿(雍和宫)、永佑殿、法轮殿、万福阁(万佛楼)。此外,尚有东西配殿、四学殿(即讲经殿、密宗殿、数学殿、药师殿)。
  各殿内供奉有众多佛像。其中,以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制作的五百罗汉山、金丝楠木的木雕佛龛,以及二十六公尺(露出地面十八公尺)高的旃檀木雕弥勒像,被誉为“雍和宫三绝”。法轮殿内的宗喀巴铜像亦颇为珍贵。又,宫内珍藏许多藏文经典及各种史书。此外,据《蒙藏佛教史》载,雍和宫曾经是以金本巴瓶掣签确定活佛转世之处。道光时,十七世章嘉呼图克图转世,即于此掣定。
  ◎附一︰妙舟〈雍和宫〉(摘录自《蒙藏佛教史》第七篇第三章第二节)
  雍和宫,在安定门内北新桥之东北,清世宗潜邸也。前为昭泰门,中为雍和门,内为天王殿,中为雍和宫,宫后为永佑殿,殿后为法轮殿,西为戒坛,后为万福阁,东为永康阁,西为延宁阁,最后为绥成楼。雍和门之前,有铜狮一对,系乾隆年造。东西各有八角碑亭一座,内贮乾隆九年冬十月碑。东亭之碑镌汉满合璧文,西亭之碑镌蒙藏合璧文。
  雍和宫之前,有高宗御制喇嘛说碑一座,为乾隆五十七年孟冬月御笔。用汉满蒙藏四体合璧文,护以四角碑亭。碑亭之前有铜炉一座,雕镂精致,为乾隆十二年造。雍和宫之东西配殿,东为温度孙殿,西为参呢特殿。永佑殿之东西配殿,东为额木奇殿,西为札宁阿殿。法轮殿之东西配殿,东为东配殿,西为西配殿。万福阁之东西配殿,东为照佛楼,西为雅木得克楼。宫之西,经雅木得克楼向北,为武圣殿,前为菩萨殿。宫之东为书院,门三间,入门为平安居。后有堂,堂后为如意室,室后正中南向为书院正堂,世宗御书额曰太和斋。
  斋之东其南为画舫,南向正室曰五福堂。斋之西为海棠院,北有长房,更后延楼一所。西为斗坛,坛东为佛楼,楼前为平台。东为佛堂,大小佛像甚多。最后之殿檀木大佛,系当来下生佛,高五丈六尺,奇伟无比。外树坊三座,中座曰群生仁寿,曰寰海尊亲;东座曰四衢净辟,曰慈隆宝参;西座曰福衍金沙,曰十地圆通。皆高宗御书。
  自雍和宫施为黄教喇嘛寺院,额定喇嘛三百余人,皆选自蒙古各旗。其掌教之堪布,则皆自西藏达赖喇嘛所遣派。规模宏大,寺中像设庄严,或为内府所颁,或为殊方所献,百状千名,奥妙有不可思议者。圣迹留芳,满布各殿。寺内有阿嘉呼图克图、仓洞阔尔呼图克图仓。宫之东墙外东花园,有土观呼图克图仓。东板子门内,有诺门罕仓。门前藏经馆,原名北大门,初为那木喀呼图克图仓,光绪三十四年,改为喇嘛印务处。东有济隆呼图克图仓,为西藏喇嘛来京驻锡之所,民国十八年,设西藏驻平办事处。其后有果蟒呼图克图仓。
  清世宗初肇封于雍邸,迨绍缵大统,正位宸极,爰命旧第曰雍和宫,设官置守。越岁乙卯,龙驭上宾,饬新殿宇,奉梓宫易覆黄瓦,岁时展礼。乾隆九年,岁次甲子冬十月,高宗遵福佑、恩佑二寺之例,选高行梵僧居焉。
  ◎附二︰清高宗弘历〈雍和宫碑文〉(摘录自张羽新《清政府与喇嘛教》)
  我皇考世宗宪皇帝肇封于雍邸,在京师艮维,与太学左右相望。迨绍缵大统,正位宸极,爰命旧第曰“雍和宫”,设官置守。甍宇垩饰,无增于昔,示弗忘也。越岁乙卯,弗吊昊天,龙驭上宾,攀髯莫逮。维时丧仪具展,礼当奉移。念斯地为皇考藩潜所御,攸跻攸宁,几三十年。神爽凭依,倘眷顾是,乃即殿宇而饬新之,以奉梓宫。易覆黄瓦,式廓门屏,棂星绰楔,规制略备。洎山陵礼成,于此敬安神御,岁时展礼,至于今十稔。予小子绍庭陟降之忱,朝夕罔积深。惟龙池肇迹之区,既非我子孙析圭列邸者所当亵处。若旷而置之,日久萧寞,更不足以宏衍庆泽,垂焘于无疆。向我皇考孝敬昭式我皇祖,凡临御燕处之适且久者,多尊为佛地︰曰“福佑宫”,则冲龄育德之所也;曰“恩佑寺”,则鼎成陟方之次也。永怀成宪,厥有旧章。而稽之往古︰修真,本唐高龙跃之宫;慈庆,乃渭水庆善之宅。宋则祥符锡祠号景灵。咸因在潜之居,实曰神明之隩。后先一揆,今昔同符。是用写境祇林,庄严法治。香幢宝网,夕呗晨钟,选高行梵僧居住焉,以示蠲明,至洁也;以昭崇奉,至严也;以介福厘,至厚也。我皇考向究宗乘,涅槃三昧,成无上正等正觉,施洽万有,泽流尘劫。帝释能仁,现真实相。群生托命,于是焉在。岂特表范□容,为章净域已哉!予小子瞻仰之余,间一留止,缅忆过庭,怵惕兴慕。敬勒石以纪,系以铭曰︰ 于皇皇考,禔福无疆。奕奕朱邸,积庆流长。乘六以御,兹焉发祥。时雍协和,圣谟孔彰。鼎成于湖,神御攸奠。陟降在天,圣灵式眷。忾乎斯闻,僾乎斯见。超宋景灵,迈唐庆善。懿彼静觉,广树良因。澄圆性海,般若通津。慧灯普照,法宝常新。敷华玉地,转曜金轮。矧是丹宫,藩封拜赐。载寝载兴,凝禧集瑞。人世香台,梵天忉利。拥吉祥云,开欢喜地。标新福界,冥契慈缘。雁堂集侣,鹿苑栖禅。香华迎雨,珠叶靡烟。云车风马,歆顾珠筵。仰惟圣德,昊天罔极。以妙明心,运大愿力。孰为权应,孰为真实。无去无住,历化千亿。慈云广荫,甘霪长濡。入涅槃海,系瑞意珠。恒沙大千,共味醍醐。不可思议,浃髓沦肤。灼灼灵仪,巍巍相如。言瞻言依,徘徊恻怆。十地四天,鸿恩融畅。尽未来际,永资慈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