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雨行(梵Varṣakāra,巴Vassakāra)


  古印度摩揭陀国阿阇世王之大臣。又称雨舍、禹舍、雨势、行雨,音译作婆利迦或婆利沙迦罗。据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三十四说,阿阇世王为太子时,生恶逆心,欲害其父频婆沙罗而不得便,后因提婆达多及雨行的邪言恶法,乃促成太子的恶行。另据《长阿含经》卷二〈游行经〉所述,阿阇世王即位后,雨行为其大臣。时阿阇世王欲伐跋祇,遂派遣雨行诣耆阇崛山,请问世尊此举是否适当。时世尊告诉雨行,跋祇有讲议正事等七事,能使其国久安而不损。阿阇世王因而停止伐跋祇之事,并令雨行于恒河南岸筑城垒以御跋祇。此城垒即华氏城(巴陵弗城),后成为摩揭陀国之首府。
  [参考资料] 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七〈沙门果经〉;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三十四;《般泥洹经》卷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