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雪山童子


  释尊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之名。又称雪山大士、雪山婆罗门。以住雪山修行,故有此名。依《大般涅槃经》卷十四所述,释尊于过去世,曾为婆罗门,住雪山修菩萨行。当时,释提桓因变身为罗刹像,至雪山宣说过去佛所说的半偈,即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”。释尊闻此半偈,心生欢喜,欲闻后半偈,但罗刹谓为饥苦所逼,需食人暖肉,饮人热血始能续说下半偈。释尊为闻后半偈而愿舍身,罗刹乃为说“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”之半偈。既闻此偈,释尊将之书于壁、树等处,然后上高树,投身树下。是时罗刹还复帝释身,于空中接取佛身,安置平地。释提桓因及诸天人皆顶礼于佛足下,谓佛于未来必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释尊由于为半偈舍身之因缘,乃得超越十二劫之修行期,而在弥勒之前成佛。
  又,类似此本生故事者,有《撰集百缘经》卷四所述善面王本生谭,谓释尊过去世为善面王时,为闻“因爱则生忧,因爱便有畏,能离恩爱者,亦断无怖畏”一偈,舍身于帝释天所化现之罗刹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三〈乌杖那国〉条记载,该国醯罗(Hilla)山有如来舍身之故址。
  [参考资料] 南本《涅槃经》卷十三;《摩诃止观》卷四(上);《天台四教仪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