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非量
因明学用语。三量之一。指错误的认知与推论。在因明学上,即指因明八门中的似现量与似比量。《因明入正理论》云(大正32‧12c)︰“有分别智,于义异转,名似现量。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,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,名似现量。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,名似比量。似因多种,如先已说,用彼为因,于似所比诸有智生,不能正解,名似比量。”
此中,所谓“似现量”,略名“似现”。系于所缘境生分别惑乱智,不能正确量知其自相,例如不知瓶衣等以色香等四尘为体,别无自体,五俱意识所缘者,唯四尘上之假名共相,反而生起分别惑乱之智,执之以为实有。所谓“似比量”,略名“似比”。系依不成、不定、相违、似喻等似因生似义智,因而不能正确比知量度对境。例如见雾等,误以为烟,妄推有火。此似现量、似比量二者,似真现量、真比量,而非真现量、真比量,故称非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