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韦陀论师(梵Veda,藏Rig-byed)
古印度二十种外道之一。又作皮陀、围陀、违陀、鞞陀、薜陀、毗陀、吠陀;意译智论、明论。
根据《外道小乘涅槃论》所载,此外道主张天地万物皆为梵天所造,而梵天乃自毗湿奴(Viṣṇu)之肚脐中所生出。又谓婆罗门、刹帝利、毗舍、首陀罗四姓各生自梵天之口、两臂、两髀及两脚跟。大地则是人类修福德之戒场,一切大地所生之华草乃作为供养梵天之用,而禽兽猪羊等系梵天所化,若杀彼等供养梵天,则可得生此天。
按梵天自毗湿奴之肚脐中生出,以及造作天地万物之说,乃源自《奥义书》(Upani-ṣad)等古代典籍。尔后又混入佛教中,如《十住毗婆沙论》卷十引《大神通经》云(大正26‧72b)︰“佛从脐中出莲花,上有化佛,次第遍满,上至阿迦尼吒天。”《大方等大集经》卷十二云(大正13‧81a)︰“世尊说是法时,于其脐中出一菩萨,身真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放大光明。”又,《大方广普贤所说经》云(大正10‧883c)︰“其脐中有世界,名毗卢遮那藏。其土有佛,名毗卢遮那威德庄严王。”即是将佛比拟为毗湿奴或梵天。
[参考资料] 《分别功德论》卷一;《大方等大集经》卷四;《杂譬喻经》;《大智度论》卷八;《义足经》卷上;《止观辅行传弘决》卷十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