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须弥山(梵Sumeru-parvata)(1)
印度神话中,屹立于世界中央金轮上的高山。或作须弥楼、修迷楼、苏迷卢,略称迷卢(Meru)。意译妙高或妙光。相传此山有七山七海绕其四周,入水八万由旬,出于水上高八万由旬,纵广之量亦同。周围有三十二万由旬。由四宝所成,北面为黄金、东面为白银、南面为琉璃、西面为颇梨。而须弥山四方的虚空色,也由这些宝物所反映。七金山与须弥山间的七海(内海),充满八功德水,七金山外隔着咸海(外海)有铁围山,咸海中有郁单越(北)、弗婆提(东)、阎浮提(南)、瞿耶尼(西)四大洲,此即所谓的“须弥四洲”。
在上列诸山中,须弥山及七金山皆为方形,只有铁围山是圆形。以上九山、八海由三轮所支持。风轮在最下,其量广无数,厚十六亿由旬。其上有水轮。水轮上部则凝结成金轮。水、金二轮深度共达十一亿二万由旬,下方八亿由旬是水轮。而两轮之广,直径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。最初,由于有情业增上力,风轮生,依止于虚空,又依有情之业力,大云雨起,澍风轮上,积为水轮,又因业力风起,击水,上部结为金轮。这是有情的依处,即器世间,住在此间的有情有天、人、阿修罗等六趣。
诸天中有地居天、空居天之别,六欲天中的忉利、四王二天属地居天位,忉利天位于须弥山顶上。四王天位于须弥山的第四层级。又须弥山的第三层级以下,有四王天的眷属夜叉神止住,住第三层的称为恒憍,住第二层的称为持鬘,住初层的称为坚手。七金山以及日轮、月轮的宫殿内,也有四王天的眷属止住。六欲天(欲界)上面有色界四禅十六天,其上更有无色界四天。
依上述三轮的支持,由九山、八海、四洲构成的国土,称为一世界或一须弥世界。一千个须弥世界称为中千世界,一千倍的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。由于有小中大的区别,所以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,此即为一佛的化境。此世界乃是为六趣二十五有界的有情作依止,相对于有情世间,而称为器世间。
在六趣中,地狱(奈落)在南阎浮洲下一千由旬至四万由旬间,有等活地狱至无间地狱的八热地狱。其眷属地狱,即十六游增地狱,位在各地狱的四门。又,八寒地狱亦在其附近,南阎浮洲以及东西二洲,也有孤地狱散布。一说地狱趣在大铁围山间。其次,饿鬼趣除居其本处南阎浮洲下五百由旬外,也散住于人天间。畜生趣以大海中为本处,而遍在诸趣中。阿修罗趣以须弥山麓与须弥海为本处,又遍在各处,以和忉利、四王二天战斗为事。人趣居四大洲及其眷属八洲,但南洲所属的遮末罗洲,是罗刹的住处。四王、憍利等六欲天,及色界、无色界都是天趣的住处。
以上是《长阿含经》第四分〈世记经〉以及《俱舍论》《瑜伽师地论》等所揭示的世界建立说,又称须弥山说。按须弥山说原系印度之宇宙论,佛教亦加以沿用,古来中国及日本的佛教界皆信奉不渝,然日本在德川时代,由于地动说的输入,世人渐有疑须弥山说者,佛徒为此作辩护者亦颇不乏人。其中,圆通于文化七年(1810)撰《佛国历象编》五卷,论述须弥山说之不谬;其门弟禅机等人又再补充师说;禅机门下有佐田介石,撰《天动等象记》《视实等象仪详说》等,亦力唱须弥山说,于宗初期,喧腾一时。
◎附︰印顺〈须弥山与四洲〉(摘录自《妙云集》下篇{11})
须弥山中心的世界观,是佛教古典的一致传说。佛教的传说,以须弥山为中心,九山(连须弥山)八海围绕着;在须弥山的四方海中有四大洲;日与月,旋绕于须弥山的山腰。我在《佛法概论》第九章说︰“这样的世界,与现代所知的世界不同。”换言之,佛教的传说,与近代所知的世界情况,并不相合。假使说,这是微小到看不到的,或远在十万百万亿国土以外的,那就不是一般世间知识所能证实,也不是一般知识所能否认,我们大可以不必过问。可是,须弥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中心,而四洲又是同一日月所照临的地方。又近又大的世界,我们自己的世界,这是不能避而不谈的。这一古传与今说的不能完全相合,应该有一合理的解说。否则,有近代知识的人,可能会引起误会,因此失去佛法的信仰。
我在《佛法概论》中,曾有过一项解说。但试作合理的解说,不是由我开始。《佛法概论》中说︰“以科学说佛法者说︰须弥山即是北极;四大洲即这个地球上的大陆,阎浮提限于亚洲一带。”这是老科学家王小徐先生的解说。这一解说,对于传说的南洲日中,北洲夜半,恰好相合。但以须弥山为北极,变高山为冰地,与固有的传说,似乎距离得太远。还有,“真现实者说︰须弥山系即一太阳系;水、火、地、金四行星即四大洲,木、土、天王、海王四行星即四大王众天,太阳即忉利天”。这是太虚大师《真现实论》所说的。依着这一解说,以北拘罗洲为另一星球,可以不成问题。而传说太阳旋绕于须弥山腰,而现在解说为太阳即是须弥山顶的忉利天,也不大相合。
对于这一问题,我有几点意见︰
(1)佛是德行的智慧的宗教家,他着重于引人离恶向善,断惑证真。对于世界的情况,只是随顺世俗所说的世间悉檀。换言之,佛说的天文地理,是随顺当时印度人所知的世界情况而说,并不是照着佛陀知见的如实内容来说。如母亲要幼儿服药,幼儿却仰望天空,说乌云中的月亮跑得真快。慈母不必要纠正他的错觉,因为他还不能了解“云驶月运”的道理。说也徒然,也许会越说越糊涂。倒不如顺着他说,劝他赶快把药丸吞下。如来说法也如此,有“随众生意语”,“世界悉檀”,有“婴儿行”,“婆婆□□”的顺着愚痴众生,说些不彻底话。“黄叶止儿啼”,“空拳诳小儿”,这在佛法中,都是善巧方便,如语实语。如释尊而生于今日,或不生于印度,他所说的世界情况,当然不会随顺古代印度人的世界观而说。如忽略了这点,把曲顺世俗的随他意语,看作天经地义,那就“根本违反了佛陀的精神”。
(2)我以为,像佛教流传的世界情况,是“释尊部分的引述俗说,由后人推演组织完成”。如汉译《长阿含》的〈世记经〉(体裁与内容,近于印度的往世书),特地详细的论述世界情况,而阿育王时南传锡兰的巴利文本,还没有此经。其实此经的序分,明白说到由弟子间的商议而引起。与此经内容大同小异的《立世阿毗昙论》,属于论典,说这是“佛婆伽婆及阿罗汉说”。这不但说明了,这里面包含了佛弟子所说的成分,更证明了这只是由佛弟子讨论组织完成,认为合乎佛意。可是,佛说的不一定如此。
(3)古代的地理传说,起初都是有事实依据的。或者是观察得不精确,或经过某些人的想像,这才说得与实际不相应。如我国燕齐方士传说的︰“海上神山”,“蓬莱三岛”,当然有事实根据的。可是海上的三岛,并没有如方士们想像的那样是神仙住处。又如经中说︰无热大池,流出四大河。依实际观察所得,帕米尔高原,确有大池,俗称维多利亚湖。从四方高山发源而流出的,确有恒河、印度河、缚刍河;至于徙多河,即是流入新疆的塔里木河,可能古代与黄河相衔接。然而,说由无热大池流出,说由四方,牛口象口等流出,就不尽不实了。现在所要讨论的,须弥山为世界中心,拘罗、阎浮提洲等,当然也有事实根据的。不过在传说中,不免羼入想像成分,弄到与实际情形脱节。所以,唯有从传说中,寻求其原始依据的事实,才是对于传说的合理解说。
“我以为,古代的须弥山与四洲说,大体是近于事实的”。先从须弥山来说︰须弥山,实即是喜马拉耶山(其实,这不只是我个人所说)。这不但是声音相合,而且须弥山为世界的最高山,而依近代测量,喜马拉耶山也是这个世界的最高山。汉译的经传中,须弥山以外,有雪山,其实雪山也就是须弥卢山。如释迦族后裔四国中,有呬摩呾罗国,意思就是“雪山下”。又在喜马拉耶山南麓,有苏尾啰(即须弥卢的异译)国,古称为雪山边地。所以,雪山──喜马拉耶山与须弥卢山,为同一名词的分化。在佛教的传说中,离开雪山而说须弥山,须弥山也就消失于现实空间,而不知何在了!
我从〈起世经〉中,见到海在地面的古说,这是与四洲在海中的传说矛盾。又从《阿含经》中,见到佛从忉利天(须弥山顶)为母说法下来,及阿修罗上侵忉利天而失败下来,都在喜马拉耶山南不远(并见《佛法概论》引述),因此作成这一解说︰须弥山即喜马拉耶山,南阎浮提、北拘罗等,并不在大海中,而是沿喜马拉耶山四面分布的区域。去年秋天,读到新译出版的《小乘佛教思想论》,才知道印度教的传说,阎浮提以须弥山为中心,分为七国。北有郁怛罗拘罗,南有婆罗多。须弥山四方有四树,山南的树名阎浮提(原书译作姜布,即瞻部。佛教也说阎浮提从此树得名;树在河旁,河名阎浮提,产金)。所以南方婆罗多,也名阎浮提;而总称七国为阎浮提,只是以阎浮提来统称须弥山中心的七国。这可见佛教与印度教,都共同依据古代的传说──依须弥山为中心而四面分布。但又各自去想像,组织为独特的世界形态。
香港东莲觉苑林楞真居士,为了学生们研读《佛法概论》,关于须弥山中心的四洲说有疑,所以条列请答。因此,我先重复申述这一解说的意趣,然后来分别解答。
“问︰须弥山梵语须弥卢,即今喜马拉耶山。从来说须弥山顶乃忉利天,而喜马拉耶山顶是否即忉利天?传说曾有探险家到喜马拉耶山顶,是否即到忉利天?既能到喜马拉耶山顶,何以现在科学家,仍未能达于月球;因日与月是在山腰,故能登山顶,亦当能到月球。”
答︰须弥山顶,佛教说是忉利天,帝释所住;印度教说是梵天之都。帝释名因陀罗,本是印度教的一神。总之须弥山──喜马拉耶山,是印度人心目中的神圣住处。到了喜马拉耶山,是否到了忉利天呢?这可以说,天能见人,人不见天,人见的是山岭、冰雪、树木、岩石;在天可能是七宝庄严,所以到了等于没有到。至于须弥山腰,日月运行,与近代所知的情形不同。而且,在山腰,并非嵌在山腰上,是说运行的轨道,与须弥山腰(高四万由旬处)相齐。陆行而登山顶,那里就能飞到同样高而遥远的月球?
“问︰当时的四洲说,还没有包括德干高原。(中略)从四洲到梵天,名为一小世界。既然,当时的四洲,还没有包括德干高原,此小世界,是否单指印度?然则其余国土,如中国等,是否又是另一小世界?”
答︰起初虽但指印度的部份,但等到世界交通,视线扩大,小世界也就扩大,扩大到整个地球(从地下到空中)了。如我国古说天下,其实但指当时的九州。后来,扩大了。到现在,如说“天下一家”,当然包括全地球的人类在内。
“问︰俱舍论云︰前七金所成,苏迷罗四宝(中略),山间有八海。若喜马拉耶山即是须弥山,而喜马拉耶山是否四宝所成?(中略)说须弥山就是喜马拉耶山,似乎与经论有抵触,不知究竟依何者为合?是否(中略)铁围山等,皆属神话传说?然则佛说世界安立,有无量无边,还可信否?”
说喜马拉耶山即是须弥山,与经论是有抵触的。其实,不但我所说的有抵触,王小徐居士及太虚大师所说,也一样有抵触的。然而,所抵触的经论,根源来于〈世记经〉及《立世阿毗昙论》等,这都含有后人的想像与组织。而且佛说的世界情况,不外乎随顺当时人所知的世界情况。现在面对近代所知的世界情况,并不如传说所说,就难免有抵触。为了会通现代所知的世界情况而需要解说,所解说的当然不能与传说相合。如一一相合,就与现代所知的不同了。至于佛说世界无量,本为印度宗教的共说,而佛则说得更为广大些。依现代所知的世界来说,确乎可信!
“问︰佛说北拘罗洲,是八难之一,何以此种世界,为佛教仰望中的世界?又其除亲属外,自由交合,云何能做到不邪淫?又既说北洲是极福乐的世界,而事实的北俱卢洲是否如是?”
八难,依原语,应为八无暇,因为北俱卢洲等,没有听闻佛法的机缘。虽然是极福乐的世界,只是生死轮回中事,不能发心出离,所以列为八难之一。如三界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,也是八难之一──长寿天。此难,是无缘修学佛法,并非一般的灾难与苦难。说到不邪淫,一般人总是以现有的观念去看他,所以觉得自由交合,就不能不邪淫了。不知合法的交合为正淫,不合法的为邪淫。什么是合法?凡是当时的社会(或者国家),公认为这是可以的,为社会所容许的,就是合法。如古代印度,有七种妇︰买卖婚姻名“索得”,掠夺婚姻名“破得”,自由恋爱名“自来得”等。社会容许,国家的法律不加禁止,便是合法。北拘罗洲,没有家庭组织,没有私有经济,近于原始社会。在这种社会中,大家都如此,所以谁也不会犯邪淫。如不了解这个道理,如中国在传说的伏羲以前,还没有婚姻制,难道人人都犯邪淫而要堕落的吗?不过随社会的文明日进,而道德的观念不断进步,也就再不能以原始社会的情况为口实,而觉得我们现在也可以如此!现代,如不经合法仪式(那怕是简单的),就不免成为邪淫了。事实的北俱卢洲,是否如此,现在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乐土。论理,这在同一咸海中,在同一日月照临中,在同一小世界中,不应该离此地球以外的。我遇见一位方大居士,他想把北拘罗洲远推到银河系的世界去,以免找不到北拘罗洲而烦恼。然而,这不是合理的解说。
佛教所传的须弥四洲说,与近代所知的世界不同。(中略)假如,漠视现代的世界情况,高推圣境,再说一些科学“有错误”、“不彻底”,自以为圆满解决了问题,那也只是自以为然而已!
[参考资料] 《立世阿毗昙论》卷二〈数量品〉;《俱舍论》卷十一;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九~卷二十二;《杂阿含经》卷十六;《正法念处经》卷十八;旧译《华严经》卷二十七;《大毗婆沙论》卷六十九;定方晟《インド宇宙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