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须跋陀罗(梵Subhadra,巴Subhadda,藏śin-tu bzan-pa)
指佛陀入灭前,最后受教诫而得悟的弟子。又称苏跋陀罗、薮婆头楼、须跋陀、须拔陀、须跋。意译善贤、好贤、快贤、善好贤。据《长阿含经》卷四所载,师原为拘尸城的梵志,年一二0,以多智著称。由于曾闻佛陀将入灭,乃往娑罗树林的涅槃处欲见佛陀,但为阿难所阻,经再三恳求,终获佛陀允许,听讲八圣道之理,乃于是夜出家受戒,净修梵行。而于入夜未久即成阿罗汉。后以不忍见佛灭度,遂自入火界定,先佛入灭。
佛典中另有一位名为“须跋陀”者。相传于佛陀入灭前,大迦叶率五百比丘赶往拘尸那罗,途中闻佛陀已涅槃,众皆悲泣。然唯有须跋陀口出狂言云︰“彼以繁杂戒律束缚吾等之大沙门已死,不亦快哉。”时,大迦叶闻此狂言,乃决心召开结集经典之大会。按,此须跋陀显然与前者同名异人。
[参考资料] 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五;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三十七;南本《涅槃经》卷三十六;《毗奈耶杂事》卷三十八;《大智度论》卷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