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颂古


  颂赞古则之意。即禅家就古人提撕的公案,以偈颂揭示其意旨,以令后学识得归趣。如《碧岩录》第一则颂评(大正48‧141a)︰“颂古只是绕路说禅,拈古大纲、据款结案而已。”同书序(南宋‧建炎二年,普照)云(大正48‧139a)︰“老人愍以垂慈,剔抉渊源,剖析底理。”
  关于颂古的起源,《禅林宝训》卷三云(大正48‧1033c)︰
  “万庵曰(中略)其颂始自汾阳,暨雪窦宏其音、显其旨,汪洋乎不可涯。后之作者驰骋雪窦而为之。”
  由此可知颂古是源自宋‧天禧年间(1017~1021)的汾阳善昭,其颂古现今收录于《汾阳善昭禅师语录》卷中。
  颂古原是为了使人在讽短诵时,能领会古则的妙旨,原属一种禅文学,但因后人往往好新,求奇求变,乃反使简劲风格陷于浮华冗漫。《禅林宝训》卷四云(大正48‧1036b)︰
  “心闻曰,教外别传之道至简至要,初无他说。前辈行之不疑,守之不易。天禧间,雪窦以辩博之才美意变弄,求新琢巧,继汾阳为颂古,笼络当世学者,宗风由此一变矣。逮宣政间,圆悟又出己意离之,为碧岩集。(中略)于是新进后生珍重其语,朝诵暮习,谓之至学,莫有悟其非者。痛哉!学者之心术坏矣。绍兴初,佛日(中略)即碎其板,辟其说。”
  此意在痛斥颂古之弊,并对大慧宗杲提议将《碧岩录》的刻板付诸一炬颇表赞许。虽然如此,颂古之风在宋代以后仍然盛行于禅门之中,并未稍衰。
  颂古之风始于宋代,在宋代禅门之中,有六大颂古最为有名。此即︰
  (1)汾阳颂古︰系汾阳善昭于真宗咸平元年至乾兴元年之间(998~1022)所作的百则颂古。
  (2)雪窦颂古︰系雪窦重显于真宗天禧年间(1017~1021)所作的百则颂古。
  (3)丹霞颂古︰系丹霞子淳于徽宗崇宁年间(1102~1106)所作的百则颂古。
  (4)宏智颂古︰系宏智正觉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(1131~1162)所作的百则颂古。
  (5)无门颂古︰无门慧开于理宗绍定年间(1228~1233)所作的六十四则颂古。
  (6)虚堂颂古︰虚堂智愚于度宗咸淳年间(1265~1274)所作的百则颂古。
  [参考资料] 魏道儒《宋代禅宗史论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