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飞锡
唐朝僧。生卒年、乡贯不详。通晓儒墨,文笔流畅。初学律仪,后与楚金共同研习天台教观。唐玄宗天宝初年(742)游长安,依止终南山紫阁峰草堂寺。天宝三年(744)以后,每年春秋二季间,于长安千福寺法华道场,与同行大德四十九人修行法华三昧。其后,奉敕入住千福寺几近三十年。肃宗上元二年(761),日本遣唐使石上宅嗣入朝,师撰《念佛五更赞》一卷附和。广德二年(764),代宗依不空所奏,于大兴善寺置大德四十九人时,师曾任其中之临坛大德。永泰元年(765)四月,奉诏与良贲等十六人列于不空译场。于大明宫内,译《仁王护国般若经》二卷、《密严经》三卷等。大历四年(769),又参与《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》八卷之翻译,任证义之职。
大历九年六月,不空示寂。八月,师奉敕制其碑文及影赞。其时,师任千福、安国两塔院法华道场检校。十年,千福寺慧忠圆寂,师亦撰其行状。十二年八月,京师沙门奉敕行止雨法,九月一日师代众人奉进贺晴表一首。当时僧侣尝就新旧《四分律疏》之正否,时起纷争。帝欲会通之,乃令如净、慧彻、圆照等人佥定新律疏,又敕大德五十四人自大历十三年十二月至翌年十二月,于兴唐、温国两寺净土院,转经礼拜,六时行道。其时,师任温国寺检校,掌理法会之筹措事宜。又尝著《念佛三昧宝王论》三卷,以念佛为诸禅三昧中之宝王,唱导万善同归、三世通念之法。贞元二十一年(805)七月,撰楚金行状,刻于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上。著作除上述外,另有《往生净土传》五卷、《无上深妙禅门传集法宝》等。
[参考资料] 《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》卷一、卷四、卷五;《贞元新定释教目录》卷十五、卷十六;《宋高僧传》卷三;《释门正统》卷七;《佛祖统纪》卷二十二;大村西崖《密教发达志》卷四;望月信亨着‧印海译《中国净土教理史》第二十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