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香山寺


  (一)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龙门香山(东山)︰创建于北魏时期(385~475)。武则天时(690~704)重修。相传武则天曾率群臣游香山寺,并敕群臣赋诗,先成者赐以锦袍,故留下“香山寺赋诗夺锦袍”之史话。中唐‧元和年间(806~820),伏牛自在曾来住此,与丹霞天然论交。大和六年(832),白居易以私款重修本寺;白居易晚年且常住寺中,与如满结“香火社”,又与胡杲、吉皎、郑据、刘真、卢真、张浑、李元爽、如满等结“九老会”。留有不少赞咏香山寺的诗篇。
  金、元之际,寺毁。现存之香山寺为清‧康熙四十七年(1708)移址重建。有大佛殿、御碑亭、画像碑及衣塔等建筑。然今址已非原址。清‧乾隆十五年(1750)帝曾登临本寺,并赋诗刻石。
  (二)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西的香山公园东南︰初建于金‧大定二十六年(1186),原名永安寺,又名甘露寺。元代重修,明代扩建,清‧乾隆时又予扩修,并改今名。本寺原颇具规模,有正殿七楹、戒坛、六方楼等,后因连遭英法联军、八国联军之祸,今仅存辽代仁佛阁、唐代妙高堂、石阶、石坊柱等遗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