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香岩寺


  (一)位于山西省清徐县香岩山腰︰山上桃杏灼灼,松柏长青,山花遍野,芳香四溢,故名。寺建于金‧明昌元年(1190)。现存东、西、中三殿均为金代石构佛殿。以抹角□与迭涩结梁,顶部拼成八角藻井,全殿无梁架,故称无梁殿。明、清时,东侧增建三清殿、五连洞、五龙洞、七星庙、卧方亭、关帝庙等,或单檐殿宇,或重檐楼阁,或洞窟,或别墅,变化多样,各具特色。各殿雕塑像,以东殿之十六尊佛像雕工最精,为明代木雕之杰作。
  (二)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二十公里的千山南部︰为“千山五大禅林”之一。始建年代不详,但据寺内金、元、明、清之墓塔碑刻分析,建于金、元时期是可能的。寺建于双崖夹护之间,前有将军峰,左有锦绣坡,右为仙人晴,寺宇分前后正殿及左右配殿,正殿原为硬山式单层建筑,雕工极细,后经改建,已失原貌。
  香岩寺旧为千山名胜之冠,至今附近尚有名胜多处。千山第一高峰仙人台雄峙于后,金代砖塔耸立其旁。寺前原有元代名僧雪庵墓塔与碑记,塔虽毁而碑尚存。北行约一公里,有元‧皇庆二年(1313)“雪庵洞府”摩崖。
  (三)位于河南省邓州(南阳近郊)西北的白崖山中︰原本是唐‧一行和虎茵二师所创的禅院。据《大明一统志》卷三十所载,一行示寂于长安,肃宗送葬时,山中飘溢香风,月余未散,因此将寺名称为香岩寺。其后,六祖慧能的法嗣南阳慧忠曾住此寺,寂后亦葬于此。又,沩山灵祐的法嗣香严智闲也曾住此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