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马来西亚佛教
马来西亚,系由西马来西亚、东马来西亚、沙巴、沙劳越等地所组成的联邦共和国。数千年来,西马来西亚一直具有连接亚洲大陆及东南亚诸岛屿的桥梁地位,其宗教文化是多样性的。有回教、印度教、佛教等多种,分别由马来人、印度人及汉人所信仰。佛教之传入此地为时甚早。早期之佛教为印度人所传入。而现代马来西亚各地的佛教,则系晚期由中国人、锡兰人、泰国人、缅甸人所分别传入的。
在西马来西亚曾发现西元四世纪的梵文碑文,以及与佛教有关的青铜制品。此为本地现存最古的佛教文物。另在东马来西亚也曾发现五世纪左右的梵文碑文及笈多样式的佛像。从印度佛教史得知,孔雀王朝阿育王时,佛教大兴,曾派遣僧侣向各地传教,其中须那、郁多罗二僧所布教的金地国,即今之下缅甸迄马来亚一带。其后,此地即盛行佛教。直至十五世纪初,由于麻六甲王朝兴起,提倡回教,马来西亚之早期佛教遂告衰亡。
此地最古的中国佛寺为青云亭,座落在古时中国人渡海所经营的城市麻六甲。西元1406年(一说1567年)创建。主尊为释迦牟尼佛与观世音菩萨,左右为妈祖、协天大帝、关帝君,两侧有韦驮天、十八罗汉、伽蓝菩萨,是一佛道混融的庙宇。1887年,妙莲在槟城创建极乐寺,为纯正佛法弘传之先驱。此后,陆续有本忠创设念佛莲社。芳莲创办菩提学院、菩提中、小学,推动佛化教育事业。竺摩创建三慧讲堂、组织马来西亚佛教总会(原名马来亚佛教会)。此外,广余创立妙香林寺等。慈航、虚云皆曾至此地弘法、讲学。美国苏曼迦罗所倡设的佛教青年团、佛教周日学校,为本地青年团及周日学校等佛教组织之先河。
现在马来西亚全国性的佛教组织有二,即上列之马来西亚佛教总会,另一为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,皆属于中国佛教系统。马来西亚佛学院出版有《无尽灯》刊物,并附设施医赠药所、图书馆及周日弘法会。北马有槟城、吉打二所佛学院。东海岸有吉兰丹佛教会、丁加奴佛教会。东马有沙劳越佛教会、慈云佛教正传会。
锡兰、泰国、缅甸等南传佛教国家,也皆有僧人驻锡此国,宣扬南传佛教教义。1962年政府正式将卫塞节订为全国公共假期。
1970年代之后,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开始活跃于该国之华裔族群。该会除经常举办大规模之弘法活动之外,并先后自台湾邀请多位缁素大德前往该国弘法或讲学。乃使该国之汉传佛教,形成一股颇具朝气的新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