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马祠祀(梵aśvamedha)
又称马祀、马祭。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祭祀,后为国王或霸主等为宣扬王威或战功而举行的庆典。因以马作为牺牲,故有此称。早在《梨俱吠陀》中即已言及此祀,而在《梵书》中更有详尽的记载。在各种《śrautasūtra》中,对于执行祭祀的各种规定,也都有详载。
举行祭典的日期,一般都在二月或三月,祭期为三日,但祭祀的准备期间则须耗费一至二年的时间。参加祭典的人士,除了施主(即国王)、四位司祭官外,另有王妃四位及数百位侍女参列。印度诸王皆以能举行马祠祀为最高荣誉,例如在古碑文或古货币上即曾有某某王为“马祠祀的执行者”之铭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