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驻锡
指僧侣长期驻留一地。“锡”指锡杖。锡杖之梵语为khakkhara或kikkhara,音译吃弃罗、隙弃罗;意译为有声杖、声杖、鸣杖、智杖、德杖、金锡。或单称杖。锡杖为比丘所持十八物之一,上端有金属所作之镮,振荡时则发出声音。其功用有二,一为比丘巡历步行时,藉其振动所发出之声音惊逐禽兽虫虺。二为行乞时,当作通知之用。又,由于锡杖为比丘旅行所持之物,故“驻锡”成为比丘住于一寺或一山的代称。
此外,僧人之初入住某一寺院,称为挂搭。《禅林象器笺》〈丛轨门〉云︰“初入丛林者,挂衣钵袋于僧堂单位,钩也。故凡住持容行脚人依住,曰︰许挂搭。”此一“挂搭”,亦称“挂锡”。《禅林象器笺》引《祖庭事苑》云︰
“西域比丘,行必持锡,有二十五威仪。凡至室中,不得着地,必挂于壁牙上。今僧所止住处,故云挂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