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驼山石窟
中国佛教石窟。位于山东省益都县城西南五公里的驼山主峰东南崖壁上。隔着王家庄和云门山对峙。系就南北延伸的石灰岩山从南向北雕造,为北周、隋、唐时代的作品,共有五窟及摩崖造像群一处,计大小佛像六三八尊。自北至南,以第三窟最大,内有高达五公尺的阿弥陀佛造像一尊,底座高一公尺,上刻“大像主青州主管柱国平桑公”题记;其旁有两尊菩萨像,头戴花冠,飘带下垂,长裙曳地,法相浑融圆润,具有隋代风格。其余均为小形洞窟。此中,第一窟内有菩萨像,美发高髻,面容丰腴,上身袒露,胸前璎珞下垂,下身着出水式长裙,身材欹斜有曲线,颇具唐风。
[参考资料] 阎文儒《云门山与驼山》;常盘大定、关野贞《支那佛教史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