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高丽国


  十世纪初至十四世纪末,建立于朝鲜半岛上的王朝。新罗末期景明王二年(918),松岳郡(开城)豪族王建(高丽太祖)推翻泰封王弓裔,自立为王,国号高丽,是为此王朝之始。其后,此王朝征服并合诸方豪族,至敬顺王九年(935),新罗降服,翌年,百济来归,遂一统朝鲜。其后历经三十四代,至恭让王为止。
  此一王朝非常重视身分制度,良贱区别严格。良民多为农民,部分良民可依科举而成为官吏。在当时,佛教为镇护国家之法,整个高丽王朝中,佛教可谓居于国教的地位。太祖以下历代诸王皆归依佛教。以首都为首,各地也建造许多寺院,并捐赠寺田、寺奴婢及其他财宝。
  在虔信佛教的风潮中,王族、官僚的子弟及一般人出家的风气颇盛。佛事、法会大为流行。当时,如大觉国师义天(1055~1101)、普照国师知讷(1157~1210)、懒翁惠勤(1320~1376)、太古普愚(1301~1383)等学僧、名僧辈出。到了末期,由于寺院、僧侣的世俗倾向及迷信的态度,遂引起儒者的批判。今存于庆尚道海印寺的《高丽版大藏经》板本,乃为退散蒙古的侵略而雕造。此一藏经,是世界佛教文化史上的珍贵史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