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鸡园寺(梵Kurkuṭārāma,巴Kukkuṭārāma,藏Byagag-gi kun-dgat-ra-ba)
古印度佛寺,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华子城东南。又称鸡林精舍、鸡雀精舍、鸡头末寺、鸡寺、鸡园。音译屈屈吒阿滥摩。依《大唐西域记》卷八所载,鸡园寺系阿育王所建,唯已倾圮,仅存基址。其文云(大正51‧912b)︰
“故城东南有屈屈吒阿滥摩僧伽蓝。无忧王之所建焉。无忧王初信佛法也,式遵崇建,修植善种,召集千僧,凡圣两众。四事供养,什物周给。颓毁已久,基址尚存。”
然《阿育王经》卷一则谓在阿育王归依佛教以前,鸡园寺即已存在。因此,有人以为阿育王只是将旧寺加以修葺装饰,使成为朝廷保护的大寺而已。
又,据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九十九、《异部宗轮论述记》等书所述,大天比丘在此寺出家,因提倡五事非法,以致僧众分为二部,五百贤圣逃至西北迦湿弥罗国云云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二十五谓,阿育王晚年曾发誓愿,拟赠与鸡园寺十万亿金。然至临终之时,仍未足数,而已无财可施矣。时王不得已,乃施半阿摩勒果而卒。其后,由王子补赠四亿,始得圆满王之誓愿。此外,《西域记》亦载,此寺旁有阿摩落迦大窣堵波,其中藏有阿育王最后供养之半阿摩勒果核云云。
[参考资料] 《杂阿含经》卷二十三;《阿育王传》卷一、卷三;《善见律毗婆沙》卷二;《岛史》第七章;《中阿含经》卷六十〈八城经〉;《舍利弗问经》;《大史》第五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