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】

鸯掘多罗国(梵Aṅguttarāpa,巴Aṅguttarāpa)


  印度古国名。音译又作央瞿多罗国、阿牟多罗国。意译体胜。据《律藏》〈大品〉之记载,世尊尝暂住于跋提(Bhaddiya,鸯伽国之一邑),其后向鸯掘多罗国方向游化,其后又至阿婆那。在暂住阿婆那不久之后,又继续向拘尸那罗(Kusināra,末罗国之一邑)游方教化。可知鸯掘多罗国位于鸯伽国与末罗国之间,阿婆那为其都城。
  当世尊游化此国,在阿婆那居住之时,尝受鸡泥耶结发行者(Keṇiya Jaṭila)之供养。鸡泥耶是结发行者,也是拜火教徒,有大财富,白天着黄衣,结发(jaṭa)过苦行生活,夜间则享五欲之乐。其人虽非佛教徒,但对世尊极为恭敬,常行供养。鸡耶泥有一友人施罗(Sela)婆罗门,即由其处得知世尊之行持,而皈投世尊,成为佛弟子。
  [参考资料] 《中部》第九十二〈施罗经〉;《经集注》卷三;《五分律》卷二十二;《四分律》卷四十二。